第二十三章 暗潮经济战:积分驱动下的战略转型
第一节 废墟重生:占领区的基础设施重建
1945年7月中旬,停战协议的墨迹尚未干透,德国占领区便陷入了一片萧瑟与疮痍之中。曾经繁华的柏林中央火车站,此刻铁轨扭曲如麻花,扭曲的金属在烈日下泛着黯淡的光泽;站台顶棚支离破碎,大片的玻璃与尖锐的弹片混杂在堆积如山的砖石瓦砾里,每一片残骸都诉说着战争的残酷。汉斯伫立在这片废墟中央,军装的肩章在微风中轻轻晃动,系统面板上 42.万 的积分数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,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。
“启动‘钢铁动脉’计划,用积分优先兑换基建设备!”汉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他的指令如同一记重锤,打破了现场的死寂。参谋部的军官们迅速行动起来,他们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内彻夜未眠,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推演、计算,终于连夜制定出了详细的重建方案。最终,他们决定将20万积分投入到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中,这些积分将化作重建的基石,承载着德国复兴的希望。
首先是重型机械设备的兑换。300台履带式推土机成为了重建的先锋力量。这些推土机并非普通的工程设备,每一台都配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仪,这使得它们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持续作业。红外夜视仪的镜头能够捕捉到微弱的热源,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,操作员也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况和障碍物。推土机的驾驶室采用了全封闭设计,配备了舒适的减震座椅和完善的空调系统,能够为操作员提供相对良好的工作环境。其巨大的铲斗由高强度合金制成,边缘经过特殊处理,能够轻松铲起数吨重的碎石和瓦砾。
在莱茵兰工业区,当第一台推土机轰鸣着启动时,发动机的震动仿佛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。推土机群如同钢铁巨兽一般,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堆积如山的碎石堆。它们配备的激光校准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,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,能够将地面平整度的误差精确控制在2毫米以内。这意味着经过推土机平整后的地面,几乎可以达到工业级的施工标准。然而,重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当一台推土机在推倒一座摇摇欲坠的厂房残壁时,隐藏在瓦砾下的未爆弹药突然发生爆炸。巨大的冲击波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,瞬间掀翻了附近的两台设备,现场烟尘弥漫,碎片横飞。但工程部队早有准备,他们身着积分兑换的防爆服,这种防爆服采用了多层复合材质,能够有效抵御爆炸产生的冲击和碎片。士兵们迅速组成应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