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变成创新的动力。”
叶安诺若有所思地点头,突然想起什么:“教练,我能不能把‘银球博物馆’里的徽章带到训练馆?看到它们我就觉得安心。”
徐辉笑着摇头:“这次训练不带任何身外之物,你要学会只靠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。”他起身时,月光正好照在叶安诺认真的侧脸上,“不过,我相信你可以。”
场景六:训练中的挫折
第七天的训练陷入僵局。叶安诺的“幻影旋切”突然失灵,连续十个发球都被陪练轻松化解。她看着球台上散落的乒乓球,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腔。
“停!”徐辉的声音带着少见的严厉,“安诺,过来。”他调出实时数据,屏幕上的旋转曲线平直得可怕,“你现在的发球完全没有威胁,动作僵硬得像机器人。”
叶安诺咬着嘴唇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:“教练,我……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
“因为你太想完美!”徐辉突然提高音量,惊得周围队员都看过来,“上周的成功让你产生了负担,现在满脑子都是‘必须得分’,反而失去了最开始的灵性!”他深吸一口气,语气缓和下来,“还记得第一次开发这个技术时吗?那时候你每天摔十几次拍子,却越挫越勇。”
叶安诺猛地抬头,记忆中那个倔强的小女孩仿佛就在眼前。她弯腰捡起球拍,在裤腿上擦了擦手心的汗:“教练,我想再试一次。”
这次她放慢节奏,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思考。当第十七个球以诡异的弧线擦边得分时,徐辉终于露出笑容:“这才是我的小诺!记住,创新技术的灵魂是‘变’,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美。”
孙颖莎抱着一筐球蹦过来:“诺诺,我们来玩个游戏!我随机喊指令,你用不同方式发‘幻影旋切’,敢不敢?”在队友们的加油声中,叶安诺逐渐找回了随心所欲的感觉。
场景七:团队的力量
封闭训练的倒数第三天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跨项目挑战赛”在训练馆展开。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选手混合组队,进行趣味对抗。叶安诺被分到和羽毛球名将陈雨菲一组,迎战孙颖莎与网球新星吴易昺的组合。
“安诺,咱们打快攻!”陈雨菲挥动球拍,马尾辫随着动作飞扬,“我网前封网,你负责后场重杀!”
比赛开始,叶安诺将乒乓球的旋转技巧融入羽毛球,打出的球带着诡异的弧线。孙颖莎则把乒乓球的台内小球技术用在网球截击上,两人的跨界配合让观众惊叹连连。
这章没有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