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三点,训练馆气氛骤然紧张。电子记分牌亮起,叶安诺和孙颖莎组成的“银蓝组合”,将迎战王曼昱与陈梦的“黄金搭档”。徐辉戴着耳麦坐在技术台,身后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战术分析。
“准备好了吗?”孙颖莎将球拍在掌心拍了拍,马尾随着动作甩出利落的弧度。
叶安诺深吸一口气,蓝色手绳在阳光下泛着微光:“放马过来!”
首局由叶安诺发球。她调整站位,手腕突然诡异一抖,乒乓球擦着球网边缘落下,旋转之强让陈梦的回球直接出界。
“好球!”孙颖莎兴奋击掌,但很快她们就陷入苦战。王曼昱的大力扣杀和陈梦的台内小球配合默契,比分很快来到8:8平。
“安诺,换节奏!”徐辉在场边大喊。
叶安诺心领神会,下一球突然改用反手侧切,球速骤降却带着诡异的侧旋。王曼昱仓促应对,回球半出台。孙颖莎抓住机会,一记暴冲直线得分!
决胜局,叶安诺的“幻影旋切”与孙颖莎的正手进攻形成完美配合。当最后一球落地,电子记分牌定格在11:9时,整个训练馆响起欢呼声。
“你们这对组合越来越默契了!”刘诗雯不知何时出现在场边,“不过曼昱和陈梦的防守反击也给你们提了个醒,别总依赖进攻。”她走到叶安诺身边,压低声音,“你的发球假动作还能再优化,下次找个时间,我把张继科教我的诀窍分享给你。”
场景五:心理训练
夜幕降临,训练馆的顶灯依旧明亮。叶安诺独自坐在力量区的瑜伽垫上,面前放着徐辉给的心理测试问卷。纸上“压力应对”“情绪管理”等题目,让她想起去年世乒赛决赛时,决胜局因紧张失误的画面。
“在想什么?”徐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手里端着两杯热牛奶。他在叶安诺身边坐下,“这次封闭专门加了心理训练模块,知道为什么吗?”
叶安诺低头搅着牛奶:“因为我容易在关键分上紧张?”
“不仅如此。”徐辉指着窗外的夜景,“明年巴黎奥运会,你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。那些针对你‘幻影旋切’的研究报告,对手刻意布置的战术……这些都会成为干扰因素。”他将平板电脑递给叶安诺,上面是一段特殊训练视频——戴着VR眼镜在模拟赛场上击球,背景充斥着刺耳的嘘声和闪光灯。
“下周开始,我们会进行沉浸式抗压训练。”徐辉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但最关键的,是你要学会和压力共处。就像你开发新打法时那样,把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