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“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。”杜畿笑了一声道:“倘若使官府公正、吏事清明,羌胡招抚得当,且加之以礼乐教化,数代之后,可化羌胡为中国之人也。”
\n
“数代之后?”袭肃面露难色,他摇了摇头道:“这恐怕不易,五年十年还好说,但要说数十年的坚持如此,怕是没有这等的恒心。”
\n
袭肃作为官场中人,对于官府的事情是了解的,官府习气,向来是贪易避难,难有什么恒心和毅力,杜畿所言之事,却是难上加难。
\n
“事在人为,水滴石穿。”杜畿面色板正的回了袭肃一句。
\n
言罢,二人骑马向着晋阳的县寺行去,去面见驻跸于晋阳的刘璋。
\n
“伯侯来了。”在县寺左厢见到杜畿踏入后,刘璋热情的道了一句。“大王。”杜畿躬身束手,长揖而下,向刘璋施了一礼。
\n
刘璋指着他近前的位置,示意杜畿道:“坐。”
\n
“谢大王。”杜畿先是谢了一声,而后才安然入座。
\n
“卿自河东而来,至于晋阳,一路上可有什么见闻。”刘璋问询道,他望向杜畿,静候杜畿给出回答。
\n
从河东被召至晋阳,杜畿一路上揣测过刘璋的意图,他大概知道刘璋召他来此所为何事,是故他针对面见刘璋时,刘璋可能问出的问题,做过一番腹稿上的推敲。
\n
现下听到刘璋的问话,杜畿不暇思虑,应声作答道:“羌胡内迁,战乱连年,太原郡士民流离,地不得耕,民不聊生,境况十分的不好。”
\n
“今次大王征讨至此,消弭兵灾,士民得以安宁,不至处于风雨飘摇当中,然兵灾虽去,但治政安民之事,还需贤良定之。”
\n
“卿意当如何治政,当如何安民。”刘璋微微颔首,问出了第二个问题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