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,目光扫过"三个月账期"的字样,"顾少东家,不是张某不给面子......"他压低声音,"松本洋行上个月刚放话,跟你们走太近的,货轮过吴淞口要'查三天'。"
顾承砚笑了,从西装内袋摸出张纸——是上海海关刚出的"民族工业运输补贴"草案,边角还带着油墨香,"您看这第三条,标'华资'的货轮,巡捕房派水警护航。"他把纸推过去,"我托人从南京带回来的,下个月就会登报。"
张老板的手指抖了抖,突然抓住那张纸凑到灯前。
泛黄的纸页上,"财政部"的红印子像团火,把他眼角的皱纹都映亮了。"顾少......不,顾先生。"他起身拱了拱手,"张某认栽,这合同我签!"
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,顾承砚看了眼怀表——九点一刻,正是苏若雪安排阿福送账册的时辰。
他把合同收进公文包,皮扣"咔嗒"一声扣上,"张叔,明早我让人把定金送到贵厂。"他走到门口又回头,"对了,今晚苏州河畔有新动静,您要是有空......"
他没说完,楼梯传来茶博士的吆喝:"二楼雅间的客官,黄包车备好了!"
顾承砚拎着公文包下楼时,晚风卷着河腥气扑来。
他望着远处被雨洗过的天空,那里有片云正被月光撕开,露出半轮月亮——像极了旧厂房外那块"联合纺织协会"的木牌,在夜色里亮得刺眼。
他摸出怀表,表盖内侧是苏若雪的小像,被体温焐得温热。"该去看看我们的新巢了。"他低声说,黄包车夫的吆喝声里,脚步朝着苏州河的方向迈去。
原文中“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遮住,楼里的灯光陡然亮了几分。苏若雪望着他眼底跳动的光,突然想起三年前顾承砚刚穿越时的模样——那时他站在顾家祠堂里,望着祖宗牌位说‘我要让顾氏绸庄的布,裹住整个上海滩的脊梁’。”包含“穿越”相关内容,在传统小说情节逻辑中突兀且不符合故事整体氛围与设定,应剔除。
修改后的内容如下:
苏州河畔的风裹着湿冷钻进领口时,顾承砚的皮鞋已经碾过三滩积水。
新租下的两层红砖楼在夜色里像头蛰伏的兽,二楼窗户透出的昏黄灯光是它微睁的眼——那是他特意让阿福提前半小时点亮的,为的是混淆巡捕房的眼线。
他摸出钥匙时,指腹擦过砖缝里的青苔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这栋楼原是英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