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吃虫,晚上自己就下山了,不费米粮不误工夫。
\n
只是话说得清楚明白:
\n
“后山的路,谁都能走。可这山里头有没有邪气,我可不敢打包票。是福是祸,得自个儿掂量。”
\n
年景不好,米贵草苦,家家都在算计着,怎么省下一口细粮。
\n
只要能不饿着肚子,脸皮厚点也认了。
\n
话才传开没几日,便有胆大的,赶着一窝咕咕哝哝的鸭子,直奔后山而去。
\n
鸭子走路本就急躁,这一群更是风风火火。
\n
姜义在地头瞧见了,不但没拦,反倒笑呵呵地挽起袖子,帮人拍着巴掌赶了几只脱队的。
\n
转头便搬出竹篾绳索,忙不迭地在自家田埂两边围起栏来。
\n
不是防贼,是防那群还没进山,就先在他田里开席的鸭子。
\n
鸭子们倒也争气,进山一晌午,出山便各个毛亮眼活,摇摇晃晃地一路回了家。
\n
瞧着一个个膘肥体壮,肚子撑得圆滚滚的。
\n
有人蹚过了浑水,满村子人心就都活了。
\n
鸡鸭鹅狗、牛羊猪马,凡是腿脚能动的,全让人撵着往林子里挤。
\n
连张屠户家的老黑猪,也被他女儿拿着搓衣棍,敲着屁股赶进去了。
\n
姜义眼瞅着这山路都快堵成集市,便也不含糊,索性给自家牲口一一做了记号。
\n
有的耳朵剪了口子,有的腿上缠了红绸子,免得日后分不清。
\n
那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