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群儒”时眼中的星辉,那星辉里有对苍生的悲悯,与他平日里在权谋中看到的精光截然不同;又对比自己适才的暴戾,忽觉灵核深处有层硬壳碎裂——那是司马懿用权谋之术为他浇筑的甲胄,此刻正被历史的真相与母爱的温暖层层剥落。他看见诸葛亮在江东写下“联吴抗曹”疏时,笔锋顿处凝着的不是墨水,而是对苍生的慈悲,这慈悲与王元姬手中的暖玉,竟有着相同的温润质地,玉的纹理里,还藏着他幼时咬出的齿痕。
忏悔树上的因果茧最终缩成茧珠,落入司马懿掌心时犹带体温。茧珠内,少女持石补幡的画面永恒流转,万千灵核记忆如银河旋绕,每条星轨都对应着一段被修正的历史。与此同时,智星幡的缺角已补全,幡面星屑不再坠落,却化作光柱冲天,在夜空中勾勒出完整的诸葛亮像——他羽扇所指,正是罗盘刻度上的建安十三年冬至,而迁徙城堡的下一次跃迁,已锁定在那个灵核共振的刹那。五丈原的风穿过幡旗,发出如《出师表》残卷翻动的声响,字里行间渗出的星芒,将司马懿掌中的茧珠映得透亮。茧珠突然裂开,飞出那枚未来佛幼年投影,她将女娲石碎片轻放于智星幡顶,碎片化作伞盖,罩住幡身的同时,在地面投下太极图——阴阳鱼的眼,正是建安十三年冬至与当前时空的重叠点。
此时四圣突然齐鸣,青龙绕幡三匝,将时空坐标刻入幡杆;白虎踏碎罗盘边缘,让记忆不再受限于刻度;朱雀衔来北斗七星的真形,嵌入幡面星图;玄武则驮着迁徙城堡,顺着光柱向建安十三年冬至俯冲。城堡掠过时空乱流时,那些被因果茧净化的灵核化作流星尾迹,尾迹中浮现出惊人景象:诸葛亮星陨前一刻,曾以毕生灵核之力在幡角刻下谶语,此刻在时空跃迁的强光中显影——“五丈原头星斗落,因果茧里乾坤转,建安冬至灵核鸣,灵山迷雾一朝散。”谶语的笔迹,竟与少女手中的女娲石碎片边缘完全吻合。
司马懿望着急速倒退的星轨,忽觉掌心茧珠发热,里面的万千灵核记忆开始重组。他看见自己诛杀曹爽时,灵核深处闪过的一丝不忍;看见诸葛亮病逝前,对魏延的隐秘提点;甚至看见未来佛在龙华树下,早已将这一切写入《因果经》的扉页。当迁徙城堡的城基即将触及建安十三年冬至的江面时,智星幡突然爆发出亿万道光芒,每道光芒都连接着一个被修正的历史节点,光芒交汇处,诸葛亮的灵核虚影与未来佛幼年投影相握,女娲石与盘古幡终于完成了上古以来的首次真正共鸣。
江风吹动诸葛亮的鹤氅虚影,他羽扇轻挥,迁徙城堡的时空壁垒上浮现出最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