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所以,综合考虑之后,我觉得老张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当然,具体是否要购买供销社下面的供销店,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情况和细节,再做最后的决定。
我就跟老张说,你去问问你们去供销社要清理的供销店的位置,咱们买个好的开个店铺,最好是两间,一间我睡觉,总价不能超过十万块钱。
老张说没问题,他又问我,“兄弟,你觉得我是不是也该买一间,我听小关两口子讲的,也很心动。这几年我和你嫂子也攒了点钱,我觉得如果总放着,钱变毛了就毁了。现在有梨雨了,也要给她攒上大学的钱不是。”
我觉得买就买吧,咱们京城以前不是有那么一群人专门“吃瓦片”吗?这可是老祖宗认准的行当,就如同那久经考验的老字号,一般都能赚钱。我看前段时间开了好几个典当行,那不就是以前的当铺吗?听我爷爷说,清朝开当铺那可真是一本万利啊,连和珅都对开当铺情有独钟呢!
老张听我这样一说,也表示跟我一道买,最好是买到一起。
我讲,这着实没有必要,常言道:“距离产生美,近邻惹是非”,挚友不可一同购置产业,否则日后恐生诸多麻烦,保持适当距离方为上策。况且,还有句古训叫“狡兔三窟”。咱们倘若日后业务繁忙,定然会遭遇诸多风险挑战,若有两处分散的根据地,那定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老张拍着胸脯说道,他当然懂,不就是“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”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嘛。
我笑了笑,心想你懂就好,可别心里不乐意嘴上还不说。
在京城,尤其是那些祖上留下几间房的胡同老住户里,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:"有钱不住东南房,冬不暖来夏不凉。"可对于那些靠着祖产"吃瓦片"的老京城人来说,甭管房子朝哪儿,只要还能租出去,那就是旱涝保收的福气。
"吃瓦片"是老京城话,专指那些靠出租房屋过活的人家。早年间,京城里但凡有点家底的,多少都会置办几间房,不为别的,就图个细水长流的进项。这些房子可能是祖上传下来的四合院,也可能是自家翻盖的临街铺面,甚至就是大杂院里隔出来的那么一两间小屋。房子未必多好,地段未必多金贵,但只要有人租,就能让主家每月稳稳当当地收上一笔"瓦片钱"。
老京城人"吃瓦片"的日子,过得那叫一个滋润。每月到了收租的日子,房东背着手,慢悠悠地踱到房客门前,也不急着催,就站在当院咳嗽一声。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