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三日的肉粥施舍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,在魏国灾民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渏。
然而,当第四日的晨曦洒落,那曾飘散着浓郁肉香的施粥点,却骤然变得冷清。热气腾腾的肉糜粥,换成了仅仅能果腹、清可见底的稀粥。
城楼上,魏守将唐雎凭堞远眺,嘴角泛起一丝冷笑。他料定秦人的“仁义”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收买伎俩,如今人心浮动,正是他反戈一击的良机。
然而,他嘴角的笑意尚未完全绽放,便凝固在了脸上。
秦军营前,一座半人高的简易土台被迅速搭起,一名身着文吏服饰、面容清秀的青年走上台去。
混在军正处队伍中,一身男性劲装、化名“蒙平”的蒙瑶,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名青年。不知为何,她觉得此人身形有几分眼熟。
“诸位乡亲!”那青年的声音清朗而温和,化名“魏庸”的她,正是女扮男装的魏滢。她的声音借由几名亲卫的齐声传话,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,
“军正李斯有言:救急不救穷!前三日肉粥,是为解各位燃眉之急,不至饿死于沟壑。然长久之计,岂能依仗他人施舍?”
听到这个声音,蒙瑶心中猛地一震!
是她。那个在李府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子。她并不熟悉此人,甚至不知其名讳,只依稀记得她总是安静地跟在李斯身边,寻常得让人几乎会忽略她的存在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她眼中的“寻常女子”,此刻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高台上,替他发声,执行着他那足以撼动天下的阳谋。
蒙瑶的心底瞬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。她原以为自己以“蒙氏远亲子弟”的身份追随军前,已是离他最近,能窥其全貌。此刻才惊觉,他的世界远比她想象的要深邃,而在这个她尚在摸索的“义兵”体系里,另一个女人早已默不作声地占据了核心的位置,成了他最得力的臂助。
“今日起,立《功劳簿》,设‘诉苦台’!”魏滢的声音继续响起,
“凡心中有怨,家中有难者,皆可上台一叙!凡以劳力换取功劳者,皆可凭功劳换取饱食、暖衣,乃至未来安身立命之田产!”
话音未落,魏滢便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走上土台。她怀里,紧紧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童,那孩子面黄肌瘦,正将一块黑乎乎的木牌往嘴里塞,徒劳地啃咬着。
老妪一上台,便“扑通”一声跪倒,泪如雨下,声音嘶哑:
“这不是吃的……这是他爹的身份木牌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