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国,畼城外秦军大营,
“那我就将这五百颗钉子,彻底熔炼,锻造成刺向魏国心脏的……五百把尖刀!”
见蒙武等人脸上的疑色未消,李斯知道,若不把这条计策的里里外外、一环扣一环的精妙之处全说清楚,这群沙场老将是绝不会真正信服的。
他背着手,缓缓踱步,语气平稳,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。
“蒙帅,昌文君,各位,”李斯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这肉粥,可不是无限施舍的善堂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又是一愣。
李斯走到望楼边缘,俯瞰着下方因一碗肉糜而重获生机的人潮,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:
“古人云,‘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’。这碗肉粥,我只给三天。”
“三天之内,是为解其燃眉之急,把他们从地狱拉回人间。此为‘救急’。”
“三天之后,恩惠突然停止,他们腹中刚刚升起的暖意,和对明天温饱的期盼,将化作最强烈的渴望。到那时,才是我真正‘授渔’的时候。”
“为何偏偏是三天?”蒙武皱眉,终是忍不住问道,“这样一来,岂不是前功尽弃?”
“恰恰相反,”李斯转身,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芒,“正因为只有三天,此计才能成功。从热粥肉糜,一夜之间回到糠麸野菜,这种天差地别的滋味,足以让他们刻骨铭心:安稳和温饱,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。然后,我军的新法,便可顺理成章地推行。”
他走回沙盘前,拿起一根细木杆,声音变得沉稳,充满一种构建新秩序的威严。
“三日后,所有登记在册的灾民,无论老弱,每天都能领到两餐稀粥。这是我大秦的仁义,保证他们不会饿死。但也仅此而已。”
“想吃饱,想吃好,甚至想吃上肉,就要凭‘功劳’来换。”李斯加重了语气,
“我将设立《功劳簿》,所有灾民,都可以为我军效力。青壮可以挖土修墙,妇孺可以洗衣缝补,有特殊本事的,比如认识草药、熟悉地形的,都可以凭自己的贡献,换取相应的‘功劳’。
这功劳,可以兑换肉食、白饼、新衣,甚至为家人换一个更安稳的住处。我要让他们亲眼看到,在大秦的规矩下,尊严和食物,都是靠自己血汗挣来的,这是一条多么清楚、多么公平的路!”
蒙武双眼一亮,此法与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几乎一模一样,他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。
但李斯的话还没说完,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