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长张咸的目光锐利如刀,仿佛要将李斯从头到脚剖析一遍。
“姓名?何方人士?因何至此?” 张咸的一连串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向李斯。
李斯心中暗自叫苦,他那蹩脚的秦言,面对这气场十足的亭长,顿时捉襟见肘:“我……李……楚……”
就在这时,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阿滢忽然上前一步,对着张咸微微屈膝行了一礼,清脆的声音响起:
“回禀亭长,这位郎君姓李,名……斯。乃是楚国上蔡人士,一心向秦,欲往咸阳求仕。行至此地左近山林,不幸遭遇盗匪……”
阿滢的声音清亮柔和,条理清晰,将李斯之前那番漏洞百出的“身世”重新组织了一遍。
里正赵平也在一旁连连点头,帮腔道:“亭长明鉴,这位李先生确实可怜,被发现时衣衫褴褛,身上还有伤,那头短发,也是被贼人所害,并非自愿髡发。”
张咸听着,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。他盯着李斯头上的草笠,问道:“既是士,为何戴此草笠?莫非有何隐疾?”
李斯心中一紧,正要按照阿滢教的说辞解释,却听阿滢抢先答道:“回亭长,李先生在山中逃亡数日,又饥又寒,不幸染了风寒,头部起了些红疹,怕见风,又不能闷着,故而戴此草笠透气,并非什么大碍。”
好一个“风寒红疹”! 李斯心中对阿滢的机敏佩服得五体投地!他之前编造的“恶疮”虽然也能解释,但“恶疮”往往与不洁、甚至刑罚有关,容易引人遐想。而“风寒红疹”则显得平常许多,既解释了戴草笠的缘由,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猜忌,还顺带解释了他面色苍白、身体虚弱的状态!这个细节上的弥补,简直是神来之笔!
张咸闻言,又仔细打量了李斯几眼,似乎信了几分。
简单的问答之后,张咸不再多言,直接从怀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木牌,递给赵平,低声交代了几句。赵平恭敬接过,神色间也轻松了不少。
待张咸带着随从离去,茅屋内的气氛顿时一松。赵平将那块木牌展示给阿滢详细解释起来。
县里那边接到里正的上报,因为他怀中那封“疑似”荀子荐书的分量非同小可,经过商议,决定给他一个临时的合法身份:“待验者”! 这意味着,在咸阳那边最终核验荐书真伪、确认他身份之前,他可以在下塬里村合法停留!
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咸阳,相邦吕不韦府邸深处。
吕不韦站在一幅巨大的秦国全境舆图前,负手而立,在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