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县的初冬带着寒意,比起沈家屯那开阔,城关小学附近这座不算宽敞的小院里头,却仿佛被一层温暖的人气给包裹着,多了几分温馨和热闹。在这里的日子,对满宝和陆云来说,就像是缓缓展开的一幅全新画卷。
郑业顺利地进入了城关小学,成了一名备受瞩目的年轻教师。这瞩目不单单是因为他那高干子弟的身份,更让人津津乐道的,是他带来的那两个“神童”学生。
三岁的满宝和五岁的陆云,被安排在一年级的教室角落里旁听。刚开始的时候,学校里所有的老师,包括那一脸严肃的校长,心里头都抱着观望的态度,甚至还有几分觉得这事儿“胡闹”的想法。
毕竟,这么小的孩子,能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吗?可别凳子还没坐热乎,就闹着出去玩了。而且,一年级的课程对他们来说,能听得懂?
然而,满宝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这小丫头有着远超年龄的专注力,郑业在讲台上讲的那些故事、念的课文,她总能全神贯注地听着,听完还能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,小嘴巴一张一合,说得又清楚又流利。而且她对数字也异常敏感,别的小朋友还在掰着手指头算得晕头转向的时候,她就能一下子说出答案了。
陆云则展现出了惊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。他不爱跟其他小孩玩,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,却总能一下子就抓住老师讲课的精髓,甚至能举一反三。
郑业特意给他们布置了一些超出一年级难度的题目,满宝和陆云每次也能完成得漂漂亮亮。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“郑老师带的两个乡下小神童”就成了整个学校里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。老师们惊讶,学生们好奇,看向教室后排那两个小豆丁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叹和难以置信。
而郑家这会儿,也对小儿子带回来的这两家人啧啧称奇。
郑父郑母原本心里头最担心的,就是这两家人会跟老家那些水蛭般的穷亲戚一样,只知道一味地攀附,扶也扶不起来,赶也赶不走。可谁知道,沈家和陆家这两户乡下人家比他们预想中要“懂事”得多。
人家自从来到县城之后,压根就没有借着照顾孩子的名目,三天两头地上门攀附,更没有伸手向他们讨要任何东西,反而是极有分寸地保持着距离,就一门心思地过自己的日子。
除了最开始给他们租了个小院,出了第一个月的租金之外,那两家人就再也没有开过口提过什么让郑家为难的要求。
陆大勺凭着自己在镇上积累的工龄和那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