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皆以为海外如探囊取物,却不知天竺非越南小岛可比。」
他望向窗外落雪,「传旨下去,凡西征将士,皆赐《武经总要·异域篇》,着重研习象战之法。」
第二小章 宝船启碇
宣和十年孟夏,泉州港沸腾如沸鼎。百艘宝船列成「卍」字阵,
最前方的「朱雀号」宝船高逾十丈,船舷绘满镇海王灵,十八门铜铸神威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呼延灼身披犀角连环甲,腰间悬着皇帝亲赐的「斩马刀」,刀鞘上「南平交趾,西破天竺」八字鎏金耀眼。
「大将军,蒲氏商队已先行三日。」副将徐宁递上密信,「据泉州蕃商说,天竺近海多浅滩,须得潮涨时方能靠岸。」
呼延灼扫了眼信末朱砂批注的「象兵驻柯枝城」,
冷笑一声:「当年征方腊,八百里水泊尚不能阻我,何况区区浅滩?
传令下去,各船升起『宋』字大旗,遇岛即抚,逢寇便剿。」
舰队沿中南半岛南下,所过之处,旧年归附的三十六岛岛主皆率子民焚香相迎。
在马六甲海峡,蒲寿庚的商船队迎来,为首的波斯商人阿里抱拳用汉语道:「大将军,柯枝城有戒日王驻军三万,
象兵两千,城外挖壕沟三丈,沟中遍插竹刺。」
呼延灼取过海图,指尖划过柯枝城位置:「此处背海而立,正合我水师仰攻。」
他转头吩咐徐宁,「今夜子时,命火船队潜近敌营,先烧其粮草,再以火炮轰击象厩。」
月黑风高,二十艘火船悄然逼近柯枝城。
眼看离海岸只剩半里,忽闻海螺声大作,海滩上骤然亮起千百火把——沙中埋伏的竹刺在火光中泛着森冷,
更有无数陶罐埋于滩涂,竟装着浇了油的碎石!
「中计了!」火船统领急令转向,却为时已晚。
天竺兵点燃陶罐,火借风势,海面顿时一片火海。
火船在烈焰中解体,水手们哭喊着跳入海中,却被暗礁划破躯体,鲜血染红了浪花。
第三小章 象踏沧波
柯枝城之战的败报传入「朱雀号」时,呼延灼正在检视新铸的连环铳。
他捏着染血的战报,指节发白:「戒日王竟能算准潮汐?」
「大将军,俘虏招供,西夏降将李焕曾为宋军教头,熟知我军火攻之术。」
徐宁递上一封缴获的密信,「他们称我军为『海上来的火鸦』,早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