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轻启:“诗韵随心起,雅意本天成。偶有风波事,皆是误会生。”
贾探春也附和道:“岫烟姐姐说得极是,咱们在这诗会相聚本是乐事,何必为几句诗伤了感情。”贾宝玉也跟着点头:“是啊,宝姐姐,甄兄,你们都是极有才情之人,莫要因一时之气坏了情谊。”薛宝钗的丫头也轻声劝道:“小姐,甄公子已然知错,您就大度些吧。”
甄宝玉忙向薛宝钗拱手行礼:“宝姐姐,是我莽撞,还望姐姐海涵。”薛宝钗微微侧身,受了半礼,也回礼道:“公子日后慎言便是。”至此,两人相视一笑,重归于好,诗会的氛围也再度活跃起来。
有时是在喧闹的庙会之中,人群熙攘,他们的目光却总能在不经意间交汇,那瞬间的碰撞,让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。
庙会中,甄宝玉见薛宝钗在一摊位前驻足,望着一只精致的发簪,便上前说道:“姑娘若喜欢,在下买下送与姑娘。”
薛宝钗轻嗔道:“岂敢劳烦公子,这可使不得。”
在这一次次的相遇中,他们逐渐发现彼此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和见解。对于诗词歌赋,他们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感悟,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,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相互辉映。对于人生哲理,也有着相似的思考和追求,那是灵魂深处的共鸣。
随着了解的加深,他们的情感也日益深厚。甄宝玉会为薛宝钗采来最美的花朵,那花朵或娇艳欲滴,或清新淡雅,只为博她一展笑颜,那笑容如春风拂面,温暖了他的心房。
甄宝玉双手捧着鲜花,深情地望着薛宝钗说道:“宝姐姐,这花恰似你的容颜,娇美无双。”
薛宝钗接过花,双颊绯红:“公子如此有心,我心甚喜。”
薛宝钗身边有个贴心的丫头叫莺儿,见自家小姐与甄宝玉这般情意渐浓,时常劝慰道:“小姐,这情之一字,还需谨慎,莫要轻易交付真心。”
薛宝钗却只是微微摇头,说道:“莺儿,我知晓自己的心意。”
然而,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。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,坚决反对他们的交往。在薛姨妈的眼中,甄宝玉虽是世家子弟,却不如她心中理想的女婿那般有权有势、财大气粗。她一心希望女儿能有一个更为安稳、富贵的归宿,能助薛家更上一层楼。
薛姨妈对着薛宝钗厉声道:“我的儿,那甄宝玉如何能配得上你?你莫要糊涂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薛宝钗委屈地回道: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