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宝钗抬眸,语气淡淡:“总好过某些人空有其表,不懂诗意内涵。”甄宝玉走近一步,压低声音:“姐姐总是这般牙尖嘴利,真叫人头疼。”薛宝钗侧过身子,轻声回道:“公子要是不喜,大可以离远些,省得心烦。”
但这次争吵不像以往那般激烈,话里更多是一种习惯式的反击。两人说完后,都暗自惊讶于对方的态度。其实经过之前的事,心底已悄然起了变化,只是谁也不愿先低头承认。
这时一只蝴蝶飞过,薛宝钗的目光被吸引过去,甄宝玉看到她专注的样子,心中一动,刚想说句缓和气氛的话,可话到嘴边又变成了略带倔强的:“一只蝶儿罢了,宝姐姐怎像没见过世面一般。”薛宝钗瞪了他一眼,转身离开,只留下甄宝玉望着她的背影暗暗懊恼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开始慢慢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。有时是在文人雅士云集的诗会之上,彼此吟诗赋词,虽仍带着几分倔强的切磋,却也在心底暗暗佩服对方的才华。
诗会上,甄宝玉吟道:“春风拂柳绿,花影映池清。”
薛宝钗略作思索,接口道:“明月照人醉,酒香入梦馨。”
甄宝玉不禁拍手赞道:“姑娘才思敏捷,在下佩服。”
薛宝钗浅笑回应:“公子过奖,您的诗句亦是意境深远。”
可是好景不长,这短暂的和谐很快被打破。诗会的高潮环节是即兴联诗,众人围坐一圈,依次接龙。轮到甄宝玉时,他吟出一句:“佳人影动心生乱。”此句一出,众人皆觉意味深长,目光不自觉投向薛宝钗。
薛宝钗顿时双颊泛红,恼羞成怒,以为甄宝玉故意借诗打趣她。于是她立刻反击:“公子言狂意不端。”甄宝玉没想到薛宝钗会如此解读,急忙解释:“宝姐姐误会了,我只是描绘眼前之景。”
但薛宝钗不听,站起身来愤愤地说:“公子的眼前之景未免太过无礼。”说罢便要离场。甄宝玉赶忙追上去拉住她的衣袖,低声下气地赔罪:“姐姐莫气,是我考虑不周,这诗作废便是。”
薛宝钗用力挣脱他的手,嗔怪道:“公子以后说话做事可要仔细些。”甄宝玉连连点头称是。经此一事,两人关系又变得微妙起来,刚刚建立的一点好感又蒙上了阴影,诗会的气氛也随之变得尴尬压抑。
邢岫烟见状,轻移莲步走上前来。她盈盈一笑,开口道:“二位莫要再为此事伤了和气。依我看,甄公子此句不过无心,宝姐姐也莫要介怀。我这里有一诗,愿解二位嫌隙。”众人皆望向她,只见她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