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半夏的银铃还在微微震颤,铃身古篆字渗出的血珠已化作晶莹的露珠。她颤抖着拾起母亲的木簪,断裂处渗出的朱砂在阳光下自动拼合,飞鱼纹样焕发出温润的光芒。十二年前那个雨夜,母亲浑身浴血将木簪塞进她襁褓的画面,此刻与眼前的朝阳重叠,让她的泪水夺眶而出。
张小帅的鱼形磁石表面布满裂纹,却依然散发着柔和的蓝光。他翻开焦黑的《格物杂记》,新的字迹在纸页上缓缓浮现:"星陨朝阳破阴霾,奇术丹心护苍苔。廿载沉冤终得雪,山河重整笑颜开。"法器底部,不知何时出现了细小的铭文:"以磁为骨,以心为魂,护民之道,星火相传。"
远处传来百姓们的欢呼声,惊飞了紫禁城上的寒鸦。阳光洒在废墟上,为每一块残砖断瓦镀上金边。王三柱的铜烟锅沾着丹砂粉末,老捕头深吸一口气,将烟斗重新别回腰间。"走,"他看着两个年轻人,"去顺天府,把宋明修的罪证公之于众。"
大牛从瓦砾中爬起来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。他握紧残破的磁石罗盘,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。苏半夏握紧银铃,铃身浮现出新的字迹:"银铃泣血鸣正义,木簪承魂护苍生。星火融尽世间恶,人间重见太平春。"
四人的身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,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走去。丹房废墟上,那些融入朝阳的星光,正化作细雨,滋润着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。而他们的故事,也将如同这初升的朝阳,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,让"护民"二字的光辉,世代传承。
金石明志
丹房废墟上,硝烟如薄纱般在晨光中飘散,残垣断壁间散落着扭曲的磁石碎片与焦黑的丹砂。大牛的手指在瓦砾堆里颤抖着摸索,突然触到一块冰凉的玉佩——半块刻着"忠勇"二字的羊脂玉,边缘还沾着干涸的紫斑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"赵兄弟..."这个憨厚的捕快突然跪倒在地,泪水砸在玉佩上。七年前,义兄赵承煜正是戴着这块玉佩,笑着将他领进顺天府。如今玉佩裂痕处还凝结着镇魂膏的毒渍,却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。"那些冤魂...终于能安息了。"他的呜咽混着风响,惊起几只在废墟中觅食的寒鸦。
苏半夏握紧母亲留下的木簪,簪头飞鱼纹样在阳光下流转着细碎的金光。十二年前那个雨夜,母亲染血的指尖在她掌心写下"丹房"二字的触感,此刻仿佛还在。银铃安静地垂在腰间,古篆字褪去血色,显露出原本的青金石光泽。她弯腰拾起半片焦黑的绢帛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8页 / 共2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