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丰穗提着个食盒进来,把里头的东西打开:“三爷,这是给四爷他们准备的年礼,都是按您的意思挑的。”
晨光已洒满庭院,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金辉,远处传来小厮们的笑语声,夹杂着零星的爆竹响。
贺景春拢了拢披风去往青林院,见丰穗和丰年跟在身后,两个都捧着匣盒。
当被这么安排着到了元宵时,南下这边,则是等到了开春才刚刚结束了混乱。
钟阁老府上的大公子,原是奉旨觐见的,偏生误了卯正的时辰,直挨到未初才踉跄入宫。龙颜之上,便添了几分错愕,细问起来,却恰逢皇城根下有人擂鼓鸣冤,告的正是他错杀良民的罪过。
这桩公案,竟也拉扯了好几日,闹得满城风雨。
眼瞧着出京治理水灾的日子就在当下,皇帝不得已,只得遣了督察院和工部的人南下治理。朱成康明面上被派去北边的柴州助理案子,暗地里却偷偷的转去了南下。
这一路下来。才发现官绅勾结,欺压良善,竟是层层相护,把个皇命视作了耳边风,阻碍皇帝派去治水患的人,逼得治水的章程耽搁了好几日,竟是寸步难行。
南边的晋州的一个城门处,周围摆着十五个蒸笼,个个有一米来高,此刻锅里正沸腾着热水,便是这连绵的阴雨天,也被蒸腾出的热气罩了个白茫茫一片,倒像是起了大雾一般。
这片雾是被十五座蒸笼蒸得漫漶开来的,白蒙蒙裹着湿热的气,倒有几分仙气的意思,只是这里飘的不是的凉丝丝的水汽,而是甜腻中混着腥臊的热流。
火灶里的炭烧得正旺,红焰舔着锅底,噼啪声里裹着沸水的咕嘟响,倒似哪家宴席上暖酒的动静,偏生这暖热里,裹着撕心裂肺的挣动。
火灶里的炭烧得红通通,映着兵卒们的脸,一半明一半暗,倒像庙里的判官塑像。
蒸笼是耐烧的火木做的,原该是在酒楼里蒸糯米、馏点心的物件,此刻齐齐整整排开,倒像宫里头摆的仪仗,只是每座笼屉缝里漏出的,不是松糕的甜香,是让人喉间发紧的气息。
青石板路上积着些雨洼,被灶火烤得腾起细烟,倒映着蒸笼的影子,颤颤巍巍的,倒像是水里浮着十五座小坟。
百姓堆里原有些叫好声,再看那蒸笼前,十几个穿着官服、褪了乌纱帽的人,都被反手绑着,正被人按着。嘴里起初还骂骂咧咧,可没两句,就有石头从人群里飞过来,砸在他们身上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