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强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通过建立跨境产业合作联盟,我们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,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。”
周边国家的代表纷纷表示赞同,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,跨境产业合作联盟终于成立。在联盟的推动下,西南省与周边国家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,一个个跨境合作项目相继落地。
在西南省的制度创新之路上,王晓东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。他们用智慧和汗水,书写着西南省经济发展的新篇章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。而西南省,也在这场制度创新的浪潮中,逐渐崛起,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大步迈进。
跨境产业合作联盟成立后的第三个月,西南省的边境小城瑞丽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商贸洽谈会。王晓东带着省内十余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,与来自周边三国的商界代表围坐在会议桌前,投影仪上正展示着合作区最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划。然而,原本融洽的氛围却被一通紧急电话打破。
“王省长!东南亚某国突然提高了电子产品进口关税,我们刚签的三笔订单全部被搁置了!” 省电子商会会长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。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,周边国家代表们面面相觑,有人悄悄收起了手中的合作意向书。
王晓东的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敲击了两下,目光扫过众人:“李副省长,通知海关和商务厅,启动应急预案。” 他转向翻译,用流利的英语对邻国代表说道:“各位,政策波动是市场常态,我们需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。” 说着,他掏出手机拨通了省委书记罗卫国的电话,简短汇报后得到了全力支持的答复。
当晚,王晓东在瑞丽口岸的临时办公室里召集紧急会议。常务副省长李维民摊开地图:“王省长,现在有两个选择,要么推动联盟内部签署关税互免协议,要么开辟新的出海通道。” 省政府秘书长杨刚补充道:“但互免协议涉及多国立法程序,至少需要半年时间。”
“等不起。” 王晓东的食指重重按在中老铁路的标识上,“我们联合铁路部门,把跨境班列升级为‘移动自贸区’。货物在列车上完成清关手续,直接从万象转海运。” 他转向科技厅厅长:“电子口岸平台要在 48 小时内开发出跨境班列专用模块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这个大胆的构想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技术与政策的双重阻力。老挝海关系统与西南省电子口岸无法对接,部分企业担心货物在运输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