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,“晓东,我知道转型有阵痛,但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。边境省份生态脆弱,一旦破坏,后果不堪设想。经济发展不能只看眼前的 GDP,要算长远账。”
王晓东沉思片刻,说:“我明白。但能不能在政策执行上灵活一些,给市里一个过渡期?比如对已经在谈的项目,只要环保达标,就允许继续推进;同时设立专项资金,支持市里发展绿色产业。”
罗卫国听后,微微点头,“这个建议有可行性。但要严格把控项目的环保审核,不能开后门。另外,省政府要加强对市里的指导,帮助他们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。”
得到罗卫国的认可后,王晓东松了一口气。他回到省政府,立刻召集李维民、杨刚和各市市长开会,传达省委精神和新的政策方向。
会上,不少市长都提出了自己的困难。南山市市长说:“省长,我们市的支柱产业就是矿产加工,现在要转型,谈何容易?人才、技术、资金都缺。”
王晓东严肃地说:“困难大家都有,但省委的要求必须落实。省政府会出台扶持政策,帮助大家转型。不过,大家也要主动作为,不能等靠要。”
李维民接着说:“我们计划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补贴和贷款优惠。同时,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各市对接,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杨刚补充道:“希望各市做好政策宣传,让企业理解转型的必要性,共同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。”
尽管省政府拿出了一系列措施,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矛盾和冲突依然不断。河市为了保住化工项目,暗中加快审批进度,试图造成既定事实。此事被省环保督察组发现后,上报到了省委。
罗卫国得知消息后,十分震怒,要求省政府严肃处理。王晓东亲自带队到河市,对张明远进行了严厉批评,“明远,你这是在违反省委的政策!如果每个市都像你这样,全省的生态保护战略还怎么推进?”
张明远低着头,满脸懊悔,“省长,我错了。我也是太想把河市的经济搞上去,一时糊涂。”
王晓东语气缓和了一些,“我知道你想干事,但不能蛮干。现在马上叫停项目,做好企业的安抚工作。同时,好好谋划一下河市的绿色发展之路。”
处理完河市的问题后,王晓东深刻意识到,要让省委的政策在基层落地,光靠行政命令不行,还得解决市里实际的发展需求。他再次找到罗卫国,提议开展 “一市一策” 帮扶计划。
“罗书记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9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