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“可以开设‘示范区建设日记’短视频账号,让基层干部、边民、技术专家都参与到内容创作中,用真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乡村振兴故事。另外,还能和高校新闻院系合作,建立实践基地,引入专业力量提升宣传效果。”
中组部长露出满意的笑容:“很好!晓东,你总能快速抓住关键。最后还有一点,在个人生活上也要多注意。示范区条件艰苦,工作强度大,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组织会尽可能改善驻区干部的生活条件,但你自己也要学会劳逸结合。”
王晓东合上笔记本,站起身来,语气充满感激:“感谢部长的关心和指导!我一定牢记组织的期望,把示范区建设成乡村振兴的标杆,同时也会带好队伍,培养出更多优秀干部!”
中组部长也站起身,紧紧握住王晓东的手:“我们相信你!下周部务会通过后,就会下发正式任命文件。这段时间你做好交接工作,有任何困难随时和组织沟通。”
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两人坚毅的面庞上,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担当的画面。
暮色像被揉碎的墨,顺着组织部大楼的玻璃幕墙缓缓流淌。王晓东站在旋转门前,金属把手残留的余温早已消散,掌心却还紧紧攥着那页潦草的会议记录。中组部长 “西南边陲示范区” 的提议,此刻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既闪着机遇的锋芒,又带着未知的寒意。
街道上的霓虹次第亮起,车流裹挟着刺耳的鸣笛从身侧呼啸而过。王晓东却像尊雕像般伫立在风口,西装下摆被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。他望着对面商场巨幕上循环播放的乡村振兴宣传片,画面里金灿灿的麦浪与村民的笑脸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刺眼 —— 那些精心剪辑的繁荣,与他记忆里某个边境村落的破败景象不断重叠。
“王省长?” 司机摇下车窗的询问声惊醒了他。王晓东摆摆手,示意不必等候,转身拐进了路边的咖啡馆。深褐色的皮质沙发陷下去时,他终于松了松勒得发紧的领带,蒸腾的咖啡雾气模糊了眼前的笔记本,墨迹晕染成一片混沌。
“西南边境,多民族聚居,产业空白......” 王晓东用钢笔尖反复戳着记录上的关键词,纸张被戳出细密的孔洞。他想起三年前在本省山区考察时,某贫困村因交通闭塞导致农产品滞销,村民们守着漫山的核桃树欲哭无泪的模样。而这次的示范区,不仅要面对更复杂的地形地貌,还要统筹边境治理与民族融合,难度何止翻倍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