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正五年初的朝廷总结大会,本该在冗长的述职和展望中落下帷幕,王安石却在这尾声抛出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子。
“陛下,”王安石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,“虽然这是太祖遗留下来的祖制,但臣还是觉得这样太荒唐了。我朝公主封号过滥,仪同亲王,甚至多有逾越。臣恳请陛下遵循古礼,裁撤部分公主封号,使其爵位、待遇复归本位,以正视听,彰礼制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。裁撤公主爵位?这可比之前召回公主、收回封地要更直接地触及宗室女眷的核心利益了。
作为王安石的老对手兼“抬杠专业户”,司马光几乎立刻站了出来,眉头紧锁,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赞同:“介甫此言差矣!此前召公主回京,收回封地,已在宗室及朝野引起诸多非议,耗费陛下无数心力方才安抚平息。如今国库并非空虚至此,何至于要裁撤公主们的尊贵爵位?此举不仅有损陛下仁德宽厚的圣君风范,更容易让天下人误解,以为陛下对先祖遗制有所不满,乃至有不孝之嫌啊!
王安石的想法秦济理解,礼制规范是个大问题。但司马光的话更实际,涉及宗室稳定和舆论风向,尤其是那个“不孝”的指控,确实棘手。他微微颔首,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:“两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。此事干系重大,非一时可决。暂且搁置,容后再议。散朝。”
秦济金口玉言,暂时压下了这场争论,但殿中凝滞的气氛和官员们交换的眼神都表明,这个话题绝不会就此沉寂。
乾正五年初的朝堂风波,王安石关于“裁撤部分公主爵位”的提议,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,虽未立刻激起惊涛骇浪,却在宗室女眷的圈子里荡开了层层涟漪。那些被召回京城、失去封地的亲王之女——蜀地的绵竹、成都、天府三公主,关中的长安、蓝田、栎阳三公主——心中自是惊疑不定。
这个提议很明显就是冲着她们来的呀,谁不符合公主的爵位,说的不就是她们这些堂亲吗?
按照礼制,太祖皇帝,也就是秦济的爹,给秦济留下的几个同父姐妹,秦东君(蓬莱公主)、秦晴(武陵公主)、秦瑶(晋阳公主)、秦熙(临安公主)、秦钗(安庆公主),这几位都是天经地义的公主,尤其是秦瑶,是秦济同父同母的亲妹妹,是目前的公主中地位最高的。
但其实,这些堂亲公主们平时也都挺别扭的,自己的亲爹是亲王,和自己爵位相等,但是亲娘就比自己低一级了,以至于性子比较柔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