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在药圃上空转动,星砂如雨般落在玉碾上,在碾槽里拼出奇特的星图:北斗七星连成药杵的形状,天玑星对应“春晒”,天权星对应“夏晾”,玉衡星对应“秋碾”,开阳星对应“冬藏”——正是医仙传下的“四序制药法”。谢无咎的徒孙调整星砂盘,盘心的指针突然指向玉碾的“救厄”石,星砂瞬间凝成把银剪,将药草按星轨修剪,剪下的枝叶落地即生,竟比原来的更茂盛。
五千年前,姜暖正是靠星砂算出采药的时机:月圆时采的六和草,止血力最强;风起时摘的回心草,清戾气最效;星落时收的焰花蜜,补元气最纯——这些规律被谢无咎的星砂盘继承,如今药圃的学徒们,能根据星砂的颜色判断药草的药性:银砂时采叶,金砂时采根,红砂时采花,黑砂时休药,这是刻在星轨里的“药道”。
有个年轻的采药学徒,总采不到药性最足的五合草。谢无咎的徒孙让他在星砂盘旁守三夜,说星砂会告诉他答案。夜里他看见星砂在盘上流动,拼出药草生长的画面:晨露未干时,战气卫的虹光会为其挡去寒霜;正午日烈时,兽群的阴影会为其遮去暑气;暮色降临时,药农的歌声会为其添些灵气——突然明白,药草的药性不在单一时辰,而在归墟的“共生”:战气的护、兽群的伴、人的养,这些都藏在星轨的褶皱里。
玉碾的碾心嵌着颗星砂珠,谢无咎的徒孙用玉匙取出时,珠内竟浮出幅微缩的药圃图:姜暖站在中央,楚临风的战气为药圃筑了圈光墙,萧战的兽群在周围巡逻,谢无咎的星砂在上方指引,沈墨书的竹简在旁记录——图旁写着行小字:“药者,顺天,应人,合兽,方为圣。”如今归墟的药圃,正是按此布局:东边靠战气墙,种需驱邪的药;西边接共生园,种需兽语的药;南边对观星台,种需星砂的药;北边连文渊阁,种需记载的药,而中央的五合草,正是集四方灵气的“药宗”。
竹简上的药经:从字里到行间
文渊阁的《百草秘录》在案上翻动,最古老的那卷竹简是沈墨书亲手抄录的,字迹里混着药香与星砂,开篇写着:“医有三境:下境治身,中境治心,上境治世。”下面的批注墨迹未干,显然是刚添的:“治身易,治心难,治世最难——治世者,非药石之力,是让战气护药,兽群助药,星砂引药,笔墨记药,共生为药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竹简里夹着张泛黄的药单,是姜暖当年为戾兽群开的,用兽血混着药汁写成:“戾兽疫,需五合草三斤,战气烘之;焰花蜜半斤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