颗。
“这些都是五夫的传人吗?”商人问守阁的老者。
老者指了指窗外:“你看那战气盾上的桃花开了,药圃的六和草结籽了,共生园的狼在帮鹿舔伤口,星砂在给文渊阁的灯笼引路,连风里都带着墨香——哪有什么传人?是他们把自己活成了归墟的一部分,就像盐溶在水里,看不见,却让每个日子都有了滋味。”
夕阳落在文渊阁的檐角,给“五夫同辉”的羊皮卷镀上了层金。最小的学徒正在给画卷补色,他把楚临风的战气盾画得更亮了,苏玉瑾的药箱添了朵新花,萧战的兽群里多了几只毛茸茸的幼崽,谢无咎的星砂绕着桃花枝打了个结,沈墨书的笔尖正落在“传奇”二字的最后一笔上,墨汁晕开时,竟像滴进了归墟的泉水里,泛起层层涟漪。
传奇的日常延续
归墟的集市上,总有些带着五夫印记的物件。楚临风战气盾的仿品被做成了孩童的玩具,小孩子们举着木盾追逐,嘴里喊着“我是楚将军,护着你”;苏玉瑾的药箱图案印在布包上,采药的姑娘背着它进山,说“摸着这图案,就像苏先生在旁边指点”;萧战的兽语石纹样被刻在项圈上,戴在猫狗脖子上,据说能让宠物更通人性;谢无咎的星砂风筝在春日里漫天飞,风筝线是用战气丝做的,能跟着星砂指引飞得又高又稳;沈墨书的“五夫同辉”字样被绣在帕子上,老人们总说“带着这帕子,做事有底气”。
有一年大旱,归墟的溪流都快见底了。战气卫们学着楚临风的法子,用战气引山巅的积雪化水,水流过苏玉瑾药圃时,药农们撒下耐旱的草药籽,说“这是苏先生留下的方子,能让水带着滋养力”;萧战的兽群领着百姓找到深藏在地下的泉眼,灵猴用爪尖刨开泥土,泉眼冒水的瞬间,狼族立刻用石块围出蓄水池;谢无咎的传人算出哪几天会有雨,星砂在天空画出云图,孩子们跟着云跑,喊着“谢先生的星砂要送水来了”;沈墨书的学徒们则把抗旱的法子写在木牌上,插在各村口,字里行间还带着当年五夫联手时的利落劲儿。
雨来的那天,归墟人聚在桃树下庆祝。有人提起楚临风当年用战气盾接雨水救苗的事,有人说苏玉瑾曾用露水配药救了全村,有人讲萧战带着兽群找水源的艰险,有人赞谢无咎观星从不失手,有人念沈墨书把抗旱经验刻在石碑上的远见。最小的孩子不懂这些,只知道跟着大人往桃树上挂红绸,绸子上写着“谢五夫护佑”,风一吹,红绸与桃花缠在一起,像五夫当年并肩站着的模样。
远方的回响
本小章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