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锅加三钱六和草,温性,给老人孩子喝。”
“那锅加半两焰花蜜,中和苦味,给刚退烧的人喝。”
“战气卫那锅多放解毒草,你们守在谷口,戾气重。”
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却带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。有个药商看着他熬药的背影,突然让伙计把带来的药材全卸下来:“不要你们的星砂衡器,就当……是我为这锅药,添把柴。”
解药熬好后,苏玉瑾让百姓们排队领取,自己则提着药箱,去给那些走不动路的病人送药。在间破屋里,他看见之前那个送糖块的小姑娘,正用小勺喂奶奶喝药,奶奶的脸色已经好转,正夸她“比药还甜”。
“奶奶的药里,我放了半块糖。”小姑娘仰起脸,眼睛亮晶晶的,“苏先生说,苦药里放糖,就像日子里有盼头。”
苏玉瑾摸了摸她的头,药香在她发间留下淡淡的青痕:“你说得对,日子总会甜起来的。”
凯旋:药香为记,刻慈悲之碑
青溪镇的疫病终于平息那天,百姓们在镇口搭了座“感恩坊”,坊上挂满了药草编成的绳结,每个结上都写着个名字:苏玉瑾、楚临风、谢无咎、萧战……连灵猴的名字都在上面,旁边画着只捧着野莓的小爪子。
老郎中把苏玉瑾的药方刻在石碑上,说“以后不管谁得这病,都按这方子治,分文不取”。石碑的底座,是用戾瘴谷的石头做的,上面还留着苏玉瑾药香蚀出的浅痕,像朵永远开着的六和草。
归墟的人来接他时,青溪镇的百姓都来送行。有人给他塞自己种的红薯,有人送亲手缝的布鞋,那个小姑娘抱着只装满野莓的篮子,非要他收下:“这是灵猴教我摘的,最甜的那种。”
苏玉瑾的药箱比来时沉了许多,里面装着百姓送的草药、孩子画的画、还有块刻着“医仙”的木牌——木牌的边角被磨得很圆,大概是很多人摸过。他把木牌放在最底层,上面压着姜暖绣的平安符,符上的“我们”二字,被药香浸得格外清晰。
路过戾瘴谷时,他让战气卫停下车,往谷里撒了把六和草的种子:“说不定下次来,这里就长满青草了。”风带着种子飘进谷中,竟真的有几颗落在了之前的毒沼边,像是在说“会的”。
传承:药香为脉,流淌大爱无疆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回到归墟后,苏玉瑾在药圃旁盖了间“传药堂”。堂里没有神像,只挂着块匾额,写着“大爱无疆”,那是沈墨书用他的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