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至五成。”
“三年后,朕将开科取士。”
关于科举制度,刘煜虽早有筹备却迟迟未推行,原因在于文化水平最高的仍是世家子弟。
科举不过为他们提供了另一条上升通道,正如唐代,隋朝已设科举,唐承其制,但科举中的高材生多出自世家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直至黄巢之乱及五代十国的冲击,世家传承被打破,宋代科举才迎来辉煌时刻。
宋朝重文轻武,虽文化经济繁荣,军事却显乏力。
“臣领命。”
田丰点头应允。
“未来两年,朕无意征战,将施行休养生息之策。”
刘煜转向戏志才,沉声说道。
新占的东北平原亟待开发,眼下最缺的是人口与兵器铠甲。
经草原之战,刘煜深知铠甲的重要性,士兵性命同样珍贵。
若此时南下,虽能攻下南方,但代价惨重,死伤难以估量。
天下反对其政策的世家多已迁往南方,刘煜耐心等待两年,待每名士兵皆装备铠甲后再行动,必能一举奠定胜局。
工部改良的骑兵铠甲——明光铠,正由少府军器监加紧制造,步兵铠甲亦同步推进。
“臣明白。”
戏志才随即分派任务,田丰依旧负责稷下学宫事务,移民事宜则交予沮授,借助火车便利,此任务更易完成。
内阁迅速运转,朝中诸事有序开展。
刘煜召集军机处众臣:
“奉孝,帝国现有兵力几何?”
“回陛下,帝国现拥百万大军,其中骑兵四十万,城防军五万,另有十万人、卫所兵二十五万及海军二十万。”
郭嘉答道。
“卫所兵竟达如此规模?”
刘煜听后,颇感意外。
郭嘉禀报:“如今帝国五州,幽、并、冀、益、秦共五百一十二城,平均每座城池的卫所兵力不足五百人。”
看似卫所规模不小,但若分散至全国,便显得稀薄。
每一卫所既要守城,又要兼顾辖区内的铁路维护,任务颇为繁重。
城防军原为御林军与另一支御林军合并而成,现由淳于琼统帅。
虽他无特别出众之才,但胜任此职绰绰有余。
刘煜手下的主力为骑兵,尤其以北方河套地区的优良战马最为着名。
目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