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以为只有寥寥数车,如此确应专供军方;但得知总数众多,便无异议了。
……
归来军机处,程昱心中依旧震撼:“今日所见,实在令人惊叹。”
许攸轻叹:“原以为千里一日已极快,不想竟还有此般奇技。”
“听说户部与工部正加快修建并州、冀州、秦州等地轨道,完工后这几州将紧密相连。”
火车在古代的出现,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。
“好了。”
郭嘉突然说道,“关于火车的话题暂且搁置,眼下大家得考虑清楚南下的作战计划。”
“郭军机,陛下准备对南方用兵了吗?”
许攸闻言,目光中充满期待地问道。
若能顺利南下,全国便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。
“依我看来,陛下很可能在明年火车轨道铺设完成后,便会出兵南方。”
郭嘉语气温和但坚定地说。
“然而在此之前,军机处必须拟定一份详尽的行军方案,否则一旦陛下追问,而军机处毫无应对之策,军机处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?”
郭嘉话音一转,神情严肃起来。
军机处的地位与内阁并驾齐驱,众人皆心知肚明。
军机大臣相当于内阁首辅,军机参赞大臣则是次辅,而军机武备大臣则扮演着内阁行走的角色。
一军一政,彼此相辅相成。
正如郭嘉所言,若军机处连基本的作战计划都拿不出来,未来只能处处受制于内阁。
……
此时,刘煜将戏志才与田丰召至勤政殿。
“元皓,如今民间的识字率如何?”
刘煜率先看向田丰,问道。
尽管田丰已从礼部侍郎升任内阁次辅,但他始终负责管理稷下学宫事务。
“回陛下,目前民间识字率接近三成。”
田丰声音带着几分欣喜说道。
三成意味着每十人中有三人识字。
而在军队内部,经军机处统计,识字率更高达八成。
尤其自刘煜推行军功爵制度以来,士兵们自觉提升自身文化水平,以便将来有机会封爵时不致被人嘲笑。
一直以来,汉人的识字率并不低,尤其在汉朝时更为显着。
当时民间的识字率大约能达到一成半,加上刘煜对教育的大力推动,情况一度令人乐观。
然而,由于后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