篡汉之举,在汉朝以前,唯王莽一人。
其结局,终为光武帝刘秀所败。
巧合的是,曹操时期亦有刘备崛起,他忧虑天命归汉。
故曹操对刘备言:“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”
然,此时曹操虽未必有篡汉之心,但对其汉室忠诚亦不可过分期待。
“大哥,那司马老儿一直避而不见,我去砸了他的大门,看他还能躲到哪里!”
张飞跟在刘备身后,怒气冲冲地说。
颍川舞阳城外,刘备带着关羽、张飞来访颍川书院。
书院院长司马徽,号水镜先生,拒而不见。
这是刘备第四次来访,仍未得见。
“翼德,休得无礼。”
刘备皱眉训斥。
“大哥息怒,我们不如就此离去。
已经来了四次,事不过三,司马徽想必不会见我们。”
关羽劝道。
若司马徽有意相见,前两次便该出面。
司马徽闭门不见刘备已有四次,显而易见他对刘备并无接待之意。
然而,刘备决心已定,绝不放弃。
“云长无需多言,我定要拜见司马先生。”
他语气坚决地说道。
刘备手下虽有孙乾、简雍二人辅佐,但其才智尚不及自己。
他迫切需要一位真正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。
正在这时,屋内传来声音:“刘郡守,请回吧,老夫不会见你。”
刘备正欲追问,又听见司马徽问:“刘太守平生志向为何?”
“吾志在于匡扶汉室。”
刘备昂然答道。
司马徽随即问:“既然如此,何不去长安?”
“长安被董卓占据,无奈之下我无精兵良将,亦无良谋之士相助。”
刘备叹道。
“可曾闻燕王之事?”
“自然知晓。
但吾志不同燕王,燕王虽据三州之地,却早已众叛亲离。”
刘备反驳,“得民心者得天下,燕王失民心,此非吾所愿效仿。”
司马徽再问:“何谓民心?”
刘备沉思片刻后答道:“世家为民,豪强为民,黎庶亦为民。”
屋内传出一声叹息:“刘太守,请回吧。”
无论刘备如何恳求,再无回应。
刘备望着紧闭的门扉,陷入沉思。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