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监察院内新增左右察使职位,整体架构无大变动。
程昱、闵纯、耿武出列领命,深知自身资历有限仍获此重任,内心感激。
郭嘉受命出任绣衣卫指挥使,该机构有权设置诏狱,主理刑狱与治安,直接受刘煜统领。
这与昔日锦衣卫无异。
郭嘉郑重受命,先前刘煜曾计划让贾诩担此重任,但最终选择了性格更匹配的郭嘉。
御史台由许攸主持,专司纠察滥用职权之事,只向刘煜一人汇报。
其监察范围限定于监察院,这让许攸稍感遗憾。
他本以为御史台权势滔天,既能全权处置各类事务,又仅向王上负责。
这份权力,甚至超过了吏部。
在这刘煜的势力范围内,御史台已是仅次于他的第二大机构。
然而,刘煜却给御史台设下了限制,规定其调查范围只能是监察院,这使得御史台的实际权力骤减至不足百分之一。
刘煜并非愚钝之人,绝不会赋予御史台过多权限。
毕竟,监察院监管百官,若其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。
于是,御史台应运而生,作为对监察院的制衡力量,提醒他们头顶还有监督者,行事需谨慎。
即便如此,仍难保监察院内部不会出问题,但御史台的存在正是为此准备。
为确保监察院正常运作,御史台需紧紧盯住它,以此形成有效制约。
御史台官员的晋升,完全依赖于处理监察院案件的数量和质量。
为了防止被收买,刘煜特意规定,一旦进入御史台,便终身不得调离,只能在此终老。
加上绣衣卫的辅助,多重机制共同作用,可最大程度遏制官员 。
为了保障御史台人员能尽职尽责,刘煜自然也提高了他们的薪酬待遇。
试想,若连温饱都无法解决,如何奢谈廉洁?高薪养廉的目的并非杜绝 ,而是给予清廉官员拒绝 的底气。
“臣,遵旨。”
许攸暗自叹息,这结果与他的期待相差甚远。
程昱则如释重负,原本担心御史台职能与自己重复,现在看来并无此虞。
至于御史台专司监察院,程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。
即便如此,内心仍有些许失落。
御史台如今就在头顶,哪怕是无所作为,也得小心翼翼。
“另设一司,名为通政司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