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他一阵后怕:
“若是陛下生怒,我会不会也落得这般下场?”
正怔忡间,朱聿键已转过身,看清来者是益王,连忙撩起长衫下摆,双膝跪地:“小民朱聿键,叩见益王殿下。”
益王慌忙上前扶住他,手臂却被对方一侧身子避开。
他心中五味杂陈:
“朱聿键是太祖子唐王朱桱的九世孙,属 “聿” 字辈;自己是太祖第十二世孙,属 “慈” 字辈。论辈分,对方足足长自己三代,本该称一声 “曾叔祖” 才是。
可是昔日的唐王已沦为庶民,若是按辈分相称,被有心人听去,自己会不是罪上加罪?
他的手悬在半空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,最后只得道:
“都是自家人,不必行此大礼。”
朱聿键不敢起身,规规矩矩地叩拜完毕,这才直起腰,满脸谦卑的道:
“小民是戴罪之身,礼法不可废。怎敢与殿下论亲疏?”
益王闻言鼻子一酸,心道:“都这么卑微了吗?这不会是以后的我吧……”
这时,王相尧出宫门高声道:
“宣,益王朱慈炲、庶民朱聿键觐见。”
益王浑身一震,猛地掐了自己一把,将那些骇人的念头驱散。
和朱聿键一起,跟在王相尧身后往宫门走。
……
武英殿。
益王二人缓步进入殿中,崇祯看着两位宗亲,心道:
“益王的神色虽然有少许惶恐,但难掩英气,朱聿键却满身颓唐之气。”
他不由得回想起唐王的过往:
朱聿键是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裔。
传到老唐王朱硕熿后,其惑在嬖妾,心里只爱惜小妾生的儿子,憎嫌朱聿键之父朱器墭。
于是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内,苟活了十六年。
据说朱聿键身处牢笼,依旧埋头苦读,钻研儒学典籍,没有浪费光阴。
崇祯二年,朱器墭被弟弟毒死。老唐王准备封爱妾的儿子为世子,还想取消了朱聿键的世孙地位。
结果,陈奇瑜吊唁唐世子时,警告老唐王说,世子死因不明,贸然改变世袭人选,说不定朝廷日后会怪罪。
老唐王害怕被追究,被迫立朱聿键为世孙。同年老唐王也去世。
崇祯五年,朱聿键继为唐王,四年后,他杖杀两位叔父,福山王朱器塽和安阳王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