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鬼火般摇晃,照亮了胸前被水泡发的尸斑。印度边境墙的探照灯划破夜空,热成像仪锁定了第2375名越境者。
“今天已拦截最大容量。”边防官辛格查看监控屏,3米高的复合墙表面温度达52℃——这是太阳能电池板过载的副作用。无人机群在缓冲带撒下催泪瓦斯,难民们用浸湿的纱丽捂住口鼻,继续冲向墙底的排水涵洞。
李墨飞用激光测距仪扫描墙体结构:地基深6米,填充了防攀爬玻璃渣混凝土。声波传感器检测到地下9米处有敲击声——走私集团正在挖掘隧道。边防军启动地振监测系统,脉冲波迫使隧道坍塌,三名偷渡者被活埋。
缅甸若开邦的井边堆着七具尸体,弹壳散落在干涸的蓄水池周围。
李墨飞检测到池底砷浓度0.18mg/L,但难民们仍在抢夺渗出的泥浆。缅甸军队的运水车配有高压水炮,柴油机驱动的过滤系统每小时产出2吨淡水。“每升$10,或者等重黄金。”士兵用枪托敲击水桶,难民们举起金船模具哀求。
当晚,难民营组建自卫队。工程师卡西姆改装渔船引擎为移动淡化装置,用虾壳吸附剂净化河水。首台样机在冲突区被炸毁,残骸中发现缅甸制RGD-5手榴弹破片。
帐篷学校内,历史学家塔赫琳按下录音键。
“我们的村子叫巴特查尔,有300年历史。”老妇人阿米娜抚摸着浸盐的族谱,“清真寺尖塔上曾住着白鹳,现在只剩海鸥。”录音笔存储卡刻着GPS坐标:北纬22.75°,东经89.48°,这是被淹没的村庄原址。
孩子们用金船模具交换故事,每个传说对应一艘微型船模。3D扫描仪将船模转化为数字模型,区块链系统给每个故事生成唯一哈希值。当夜,服务器遭受37次网络攻击,IP地址追踪至某国数据中心。
李墨飞站在浮岛边缘的钢架上,咸涩的海风卷起他手中那面褪色的联合国旗。十二艘拖轮正在两海里外释放锚链,生锈的锁扣砸入海床时激起的泥浆像墨汁般晕开。GPS终端的绿灯每隔三秒闪烁一次,将坐标烙进日内瓦某台服务器的硬盘里。
“升灯。”他对着对讲机说。
四座太阳能航标塔从浮岛角落缓缓升起,黄昏的残阳在菱形玻璃罩上折射出十字光斑。孟加拉少年卡里姆趴在栏杆边,看着第一束光刺破暮色——这让他想起家乡的清真寺尖塔,只是塔顶的新月换成了不断旋转的电子眼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