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即刻应允:“明白了,那我近日应着手何事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秦安思索片刻:“你先调研内陆高校在理工方面的强项,以备后续合作。同时,利用人脉探寻内陆其他杰出教授与科学家,东国科学院虽难入,但民间藏龙卧虎。”
“你搜集的名单越丰富,我能为晨星大学引进的人才便越多,难题交由我解决。”
秦安为引进更多人才,不惜向内陆求助。
他深知,现今的两院已非昔日,时代特殊,全国乃至民间尚有许多未被国家吸纳的高级科技人才。
与其让他们才华埋没,不如邀其至科研环境更佳的晨星大学,安心研究,创造价值。
在这无互联网的时代,潜心科研之士不乏其人。
且秦安愿斥巨资,自全球招募科研与教学精英。
让国内外精英在知识与学术领域交流碰撞,或许能激发前所未有的科技灵感。
若事不可为,他亦可考虑亲自行动,借助系统之力寻求突破。
李安康微笑回应秦安先生:“明白了,我即刻着手处理。”
秦安与李安康深入交谈许久,细致询问其面临的难题,并吩咐人记下,以备后续解决。
午餐过后,秦安返回工作岗位,随即召见鲁班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刘大军。
刘大军曾主管晨星大学事务,对此颇为熟悉。
秦安与刘大军交流约二十分钟,令其筹备晨星大学的扩建方案。
香江九龙半岛占地逾四十七平方公里,而晨星大学彼时仅有六十公顷。
得益于凯拉父母及查尔斯在伦敦的协助,港府额外批准三百公顷土地,晨星大学总面积增至三百六十公顷,初具大学规模。
换算得,晨星大学占地三点六平方公里,约占九龙半岛百分之六。
鉴于未来扩建需求及港府的商业开发考量,晨星大学选址于当时较为偏远的九龙清水湾。
如今清水湾已繁荣昌盛,但昔日荒凉,拆迁难度小,晨星大学有望在此基础上扩建五倍有余。
扩建之事无忧,秦安转而关注远在欧洲内陆的高卢国。
高卢国的法兰克福金融中心,历来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。
除东国外,高卢国是目前唯一享有金融自由的国家。
伦敦金融虽强,实则已成米国纽约的附庸,受华尔街深度操控。
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