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,实施个性化教育,以提高成才率并增强晨星大学的声望。鉴于人的精力有限而知识无限,秦安认为香江与内地需求不同,他需要的是特定领域的专家,而非泛而不精的全才。历史上,如钱钟书、季羡林等偏科天才,若非因特殊录取,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潜力。因此,晨星大学的自主招生专为这些偏科天才设立,对学生和学校均有裨益。
晨星大学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,重视学分和GPA,这为偏科学生提供了机会。学生可自由选课,只要完成学分,即可跳级或提前毕业;反之,则可能留级。此外,除自主招生外,还有常规的七八月录取,至九月开学尚有时间。
秦安提及此行目的,询问李主任关于内陆师资是否足够支持晨星大学大幅扩招。他强调需要的是真正有才华的教师。尽管内陆可能会给予支持,但秦安既要求数量也要求质量,李安康对此更为了解。内地学术界在求知和刻苦方面世界领先,但因长期学术封锁、经济限制等原因,学术和科学研究落后于世界水平。
李安康思考后表示,内地人才济济,以秦安与内地的良好关系,扩招十倍的师资亦非难事。秦安对师资数量的态度让李安康猜测其是否计划扩建晨星大学,秦安点头默认。
“我长久以来都打算全力推动香江的教育发展,香江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,晨星大学当前的招生规模远不能满足需求。”
“若即刻着手扩建新的理工类学院,今年能否同步招生?”李安康眉宇紧锁,心中迅速盘算。
秦安默不作声,缓缓品茗。
良久,李安康言道:“秦安先生,距开学尚有半年,师资、教材及课程设计均可就绪,可先设立学院与专业招生,确保开学前一切就绪。”
“但扩招意味着需调整现有教学楼与宿舍布局。”
“晨星大学设计容量为两万师生,本年度将启用四分之一宿舍,主教学楼及各学院楼均全面启用。”
“各学院原各有专属教学楼,若增设学院专业,则需两学院共用一栋,因今年仅招680名新生,短期内无碍。”
“然此举非长久之计,至大二时,扩招一倍后学校将饱和。”
秦安洞悉其意,即刻回应:“李主任,扩建事宜我自会安排人手处理,土地与建设无忧。”
“不久后将召 议,共商增设学院与专业之事。”
秦安计划待完整方案出炉,对照现状,弥补晨星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,再行增设。
李安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