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江淮方面认识的官吏、军吏、士人书写文书,劝对方择机报国,争取宽大处理。
\n
杨彪用一封信换了一顿酒肉饱餐,对于目前的困境,杨彪早就有预料。
\n
甚至亲身遭受酷刑、折磨,反倒会让他产生一种杨氏一族正在回报汉室恩德的成就感、满足感。
\n
杨众被隐诛,杨琦突然病死……明眼人都知道怎么死的,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汉室社稷而死,也算是死得其所。
\n
杨彪伤感之余,还是能接受目前的处境,并无暴力对抗的心思。
\n
比起吕布,他更怕赵基,赵基是真敢弄一股‘华山盗’灭杨氏嫡系。
\n
杨俊拿了书信,回去向吕布复命。
\n
此刻吕布才从宫中出来,脚踩一双木钉屐履行走在廊下木地板上,清脆作响。
\n
杨俊侍立在拐角处:“大将军。”
\n
“季才啊,杨文先处境如何?”
\n
吕布展臂示意一起走,杨俊落后半步跟上,讲述回答:“神采如旧,臣去时,文先公箕踞而坐,神情倨傲,可知本性刚直未折。”
\n
“他就没有骂我?”
\n
“不曾,臣说明来意,文先公欣然答应。”
\n
杨俊将书写好的帛书递上,吕布伸手接住,边走边看,做笑:“他呀,壮志尚存,丝毫未减。”
\n
杨彪依旧将社稷之重视为自家的使命,这才积极出面,为招降、策反江淮之士而背书。
\n
见此吕布也就放心了,说明杨彪真没配合袁术打烂朝廷、天下的意图。
\n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