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n
杨彪也不起身,箕踞而坐在一团麦草上显得很不礼貌,监牢内光线不好,因连续降雨显得阴森潮湿。
\n
以至于杨俊一眼看过去,就看到了杨彪故意展露给他看的摆钟。
\n
随行卫士将组合桌案拼合,摆好饭菜、帛书笔墨后,杨俊继续说:“袁术造逆不得人心,江淮之士多受其裹挟。故而大将军欲开示宽宥之路,想请文先公笔墨一封,以安江淮之士。”
\n
听了这话,一身罪囚赭色短衣的杨彪这才上前跪坐在新铺的草垫上,挽袖捉笔,就问:“欲给何人书写?”
\n
“告江淮英杰与漂泊寄旅之士即可。”
\n
杨俊站在原地尽可能温声讲述要求,就袁术造反这件事情,必须要进行系统性、全面的定性和分类。
\n
你不能粗暴的认为江淮土著、客居之士是铁了心跟着袁术造反,这等于间接诋毁朝廷无德。
\n
所以必须从官面上局限首恶、从恶的规模,将他们定性为一小部分人;而绝大多数人吏民,则是无辜被胁迫的。
\n
只有这样,才能瓦解袁术麾下的斗志,防止不必要的伤亡出现。
\n
此前赵基负责前线时,就没想着瓦解、策反袁术麾下,是铁了心抓着暴打袁术团伙。
\n
而现在朝廷重返许都,上面有天子顶着,自然要用比赵基更全面、高瞻远瞩的手段来处理叛军。
\n
叛军怎么想是叛军的事情,反正朝廷方面必须定性为小部分逆臣裹挟大多数无辜吏士作乱。
\n
杨彪感觉这样处置的很合理,也不吝啬笔墨,就开始快速书写起来,为这次劝降、策反进行信誉担保。
\n
不止是他,自司徒赵温以下的九卿,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