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!
情节的起承转合更是精妙绝伦。“起”于王熙凤的平淡生活,看似寻常的描述实则为后文的波澜埋下伏笔,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进入故事情境。“承”以秦可卿托梦展开,通过秦可卿的话语,将贾府的潜在危机和未来命运逐渐揭示出来,为后续情节发展做好铺垫。秦可卿之死则是“转”,这一事件打破了贾府的平静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葬礼的奢华操办、贾蓉捐官等情节纷至沓来,将故事推向高潮。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则是“合”,她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面,同时也为后续故事发展留下悬念,暗示着贾府未来的走向与王熙凤的管理息息相关。
通过这种巧妙的叙事顺序、精准的节奏把控以及精妙的起承转合,作者成功地吸引读者深入故事之中,使读者不仅关注事件本身,更能感受到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家族兴衰、人物命运等深刻主题,推动故事朝着更为复杂、深刻的方向发展,展现出《红楼梦》作为经典名着的独特魅力。
在人物刻画方面,曹雪芹堪称大师,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、心理活动等细致入微的描写,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立体、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。
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在其言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协理宁国府时,面对混乱局面,她迅速命人登记造册、责任到人,“这二十个分作两班,一班十个,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,别的事不用他们管。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,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,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……”话语简洁有力,分工明确,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,其干练果断的形象瞬间浮现眼前。而她对迟到仆人的严厉斥责,“明儿他也睡迷了,后儿我也睡迷了,将来都没了人了。本来要饶你,只是我头一次宽了,下次人就难管,不如现开发的好。”声色俱厉,尽显威严,凸显出她杀伐决断的性格特点。
贾珍在秦可卿死后的悲痛表现,通过言行刻画得入木三分。“贾珍哭得泪人一般,正和贾代儒等说道:‘合家大小,远近亲友,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。如今伸腿去了,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。’说着又哭起来。”他的言语中满是哀伤,哭得“泪人一般”的举止更是将其悲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,同时也从侧面暗示了他与秦可卿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。
除了言行,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极为精妙。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,王熙凤虽在梦中,却也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。她恍恍惚惚间听秦可卿诉说,既对秦可卿的警示感到敬佩,又对未来的应对之策充满好奇,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,生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7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