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挫折,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。他喜欢绘画和书法,经常在家里挥毫泼墨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张艺谋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常常坐在父亲身边,看着父亲画画写字,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。
母亲则教会了张艺谋坚韧和独立。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,母亲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,她的坚强和乐观感染着张艺谋。每当张艺谋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,母亲总是鼓励他要坚持下去。母亲的教诲,成为了张艺谋日后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精神支柱。
张艺谋的大哥张伟谋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张伟谋热爱文学和音乐,他经常带着张艺谋阅读各种书籍,欣赏古典音乐。在大哥的引领下,张艺谋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,他开始接触到国内外的优秀文化作品,这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家庭的艺术氛围和亲人的言传身教,让张艺谋在心底埋下了艺术的种子。尽管成长环境充满了艰辛和磨难,但他对艺术的热爱却从未熄灭。相反,这些挫折和困境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,促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,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初窥光影:摄影开启艺术之门
1968 年,张艺谋初中毕业后,响应国家号召,下乡插队到陕西乾县阳洪公社好畤大队。在农村的日子里,劳动的艰辛超出了他的想象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,跟着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,割麦子、种玉米、挑粪…… 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疲惫不堪,但他从未有过怨言。在劳动之余,张艺谋开始寻找精神上的寄托。他发现,用手中的笔描绘出眼前的乡村美景,是一种让他忘却疲惫的好方法。于是,他开始自学绘画,每天晚上收工后,都会在昏暗的灯光下,对着简陋的画纸,描绘着乡村的日出日落、田野山川。
1971 年,张艺谋被招工到咸阳国棉八厂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。在工厂里,他的绘画才能得到了发挥,被调到宣传科,负责绘制宣传栏和宣传画。这份工作虽然忙碌,但让张艺谋有了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。他开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因为摄影能够更真实、更迅速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
为了购买一台相机,张艺谋省吃俭用。当时,一台普通的相机价格不菲,相当于他几个月的工资。他舍不得吃一顿好的,衣服也是缝缝补补,经过长时间的积攒,终于花了 180 多元,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。这台相机成为了他最珍贵的宝贝,他走到哪里都带着它,用它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