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动荡身世与戏班生涯
1954 年 4 月 7 日,香港,这个日后成为东方好莱坞的繁华都市,正处于战后的复苏与变迁之中。在香港岛的一间简陋屋子里,一个男婴呱呱坠地,父母为他取名陈港生,谁也未曾料到,这个平凡的名字将在未来闪耀全球。
陈港生的父母,皆是历经风雨之人。父亲房道龙,祖籍安徽,早年因生活所迫,背井离乡,辗转来到香港。在那动荡的年代,为谋生计,他曾投身国民党军队,后又因局势变化,隐姓埋名,在香港做起了厨师。母亲陈莉莉,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,跟随丈夫在香港艰难度日。
童年的陈港生,生活虽不富裕,但也充满了家庭的温暖。然而,好景不长,在他很小的时候,父亲因工作变动,需要前往澳大利亚。由于路途遥远,生活条件艰苦,无法带着年幼的陈港生一同前往。无奈之下,父母决定将 6 岁的他送进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,学习京剧。
这所学校,名为戏剧学院,实则条件艰苦。学生们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,还要遵守严格的规矩。陈港生进入学校后,被赐予艺名元楼,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学艺生涯。
在戏班里,每天天不亮,元楼和师兄弟们就要起床练功。从基本功的压腿、下腰,到复杂的跟头、武打动作,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练习,稍有差错,便会招来师傅的责罚。白天,他们要学习戏曲的唱腔、念白、表演,晚上则在狭小拥挤的宿舍里打地铺休息。宿舍的环境极差,十几个人挤在一起,卫生条件堪忧,但元楼从未有过怨言,他知道,只有努力学习,才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。
在众多师兄弟中,元楼结识了日后与他在电影界共创辉煌的洪金宝(元龙)、元彪、元华等人。他们一起练功,一起玩耍,相互扶持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在戏班里,元楼展现出了非凡的武术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,他的技艺进步飞速,逐渐成为了师兄弟们中的佼佼者。
然而,戏班的生活并非只有训练和学习。当时的香港,正处于电影业的萌芽阶段,戏曲表演逐渐受到电影的冲击。于占元为了维持戏班的生计,经常带着学生们外出演出,有时也会接一些电影的龙套角色。元楼第一次接触电影,是在一部名为《大小黄天霸》的影片中,他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。虽然戏份不多,但这次经历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电影的种子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元楼在戏班里的表现越来越出色,他开始在一些戏曲表演中担任重要角色。然而,戏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