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一切所有祝福的愿望,所以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,光中极尊,阿弥陀佛是四十八愿愿王。他建超世愿以救度罪业生死凡夫为优先考量的对象,“急须偏救”,“急”——迫切、赶紧、着急、急就是优先,因为你不救他要淹死了,你必须要救他,赶紧要救他,这是首先要考虑的。我们中国有句土话叫“救急不救贫”,人有急难赶紧救,贫穷的事情往后放一放;医务室里面有急救室,也是专门为病情特别严重的、特别病危的人准备。阿弥陀佛念佛急救法门,也是专门为无明烦恼病重、情势危急就要堕入三道中了、或者已经在三恶道中受苦的人准备的。感到罪、感到苦,咱就有希望了。就怕不知道自己在造罪,不知道自己在受苦,不认为自己在受苦那就麻烦了。感到有罪有苦,因为阿弥陀佛慈悲为怀,急救罪业众生、急救苦恼众生,我们能够感到有罪有苦,我们往生成就就有希望了。
其实世间也一样,有两种情形,就是有两种标准,世间的两种标准:第一,就像比赛一样,强者优先。这种标准是谁能、谁强、谁智慧,谁优先。就跟我们世间比赛一样,赛跑,谁跑得快谁胜;拳击谁力量大谁胜;谁孔武有力谁是赢家;拔剑比武谁武艺高强谁得胜。这是世间一般的法则——优胜劣汰,这没毛病。咱们八万四千法门中,圣道通途门都是强者优先、能者优先。上根器、智慧具足、资粮具足、福报具足的人,靠自己自证优先,能够证悟。那么世间还有一个法门,那就是施救弱者优先。这种情况跟我们佛法也一样,施救弱者优先,他不按比赛规则来,我们讲公益、讲慈善、讲救济,那首先我们的着眼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,是贫者,贫穷的人、贫苦的人、年老体弱的人、家中穷寒的人,这是最先要救济的。谁最贫穷苦,对谁优先施以援手;同理,施食也是一样,谁先饿谁最饿,快要饿死了,饿得不行了,给谁先吃;施救也是一样的,险者优先,谁生命垂危了,赶紧先抢救,其他的还没到那一步呢,先放一放,因为医药力量就这么点,总归是先抢最危急的。
第二种情况,在我们佛法中间就有点类似于净土法门的救度,所以我们净土法门业深障重者、苦者优先。罪业深、烦恼重、妄想多,在我们圣道门的修行是障碍,但是此类行人在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救度中间,往往反而容易优先成就。人在世间没有不苦恼的,人人都遭罪,有罪就必然受苦,有因必有果,一饮一啄莫非前定。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。不过有觉悟、没觉悟只是这个区别而已,早一点觉悟、醒悟的,早一点有福报;晚一点觉悟醒悟的,晚一点有福报;不觉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