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帐外的积雪,看似平静却暗藏禁锢。
西校场的炮阵操练在辰时准时开始,也速该被安置在观操台的指定位置,距炮群百步,既能看清细节又保安全。那拉珠尔亲自指挥:“第一组试射铁甲靶,” 石弹击穿铁甲的脆响让也速该肩头微颤;“第二组演示移动射击,” 轮式炮架灵活转向,炮弹落点偏差不超五步。周显在旁讲解:“每炮日均操练五十次,” 准头已炉火纯青。
观操的核心是 “威慑教育”,萧虎命人将昨日缴获的察合台甲胄置于靶位,“让质子见叛党下场,” 当炮弹击碎甲胄时,也速该的喉结滚动了一下。伴读适时道:“炮阵威力如此,” 叛党难敌,“质子安心留此,” 方为上策。也速该别过头,却难忘炮弹击中靶心的瞬间 —— 那是他部族永远的噩梦。
教汉文的儒士王敬(前乡塾先生)持《论语》译本授课,先用蒙古语讲解大意,再教汉字书写:“‘礼’者,规矩也,” 他用狼毫笔在桑皮纸上示范,“质子守礼,” 部族安宁。也速该起初抗拒,笔握得如刀般僵硬,王敬不催促,只每日抄一段译文让他认读,“不要求速通,” 但需日日坚持。
第三日学 “信” 字时,王敬讲 “人无信不立”,举术赤与中央盟誓的例子:“守诺则安,背诺则危,” 暗指察合台部的叛乱。也速该猛地摔笔:“我部非叛党!” 王敬拾起笔,平静道:“质子若能传信回去,” 劝汗王守诺,“功莫大焉。” 这句话让也速该沉默 —— 他终于明白,学习汉文不仅是教化,更是传递政治信号的途径。
午时的膳食由镇南司厨役送来,食盒分三层:上层羊肉(带骨三斤,按蒙古饮食习惯),中层麦饭(汉人主食),下层蔬菜(萝卜、白菜,防上火),与虎卫营甲士的标准完全一致。“质子与甲士同餐,” 耶律铸定下此规,既显优待,又防 “特殊化” 引发不满。也速该第一次见麦饭时皱眉,伴读示范用羊肉汤泡饭:“这样更合口味,” 他试吃一口,竟意外地不抵触。
饮食供应全程记录在《质子膳食册》,每顿的食材、分量、厨役姓名都有记录,“若食物有异,” 可追溯责任。也速该发现,每餐都有两名甲士先尝食,确认无毒后才给他,这种 “试毒” 让他既愤怒又无奈 —— 这是质子必须接受的防范措施,正如伴读所说:“非不信,” 实乃规矩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帐外的甲士虽不直接入帐,却能通过帐帘缝隙观察动静,也速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