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5 章:质子入营(至元二十七年冬?斡耳朵质子帐)
斡耳朵的寒风卷着雪粒,察合台王子也速该的狐皮帽上结着冰碴,他的坐骑在质子帐外停下,蹄铁踏碎冻土的声响格外清晰。护送的虎卫营甲士按 “三丈一岗” 布防,佩刀出鞘三寸,既显礼遇又含威慑 —— 这是元代质子入质的标准护卫规格。也速该的随身行囊经三次查验:除换洗衣物外,仅带一柄玉柄小刀,“按规矩,” 护送百户阿古拉道,“利器需暂存,” 待入帐后由专人保管。
交接仪式在质子帐前举行,萧虎派耶律铸监交,察合台使者呈上质子文书,狼皮纸写着也速该的生辰八字与血脉证明,“确为察合台汗幼子,” 耶律铸核对后在回执上盖印。也速该按蒙古礼单膝跪地,却拒不摘帽,阿古拉上前轻声提醒:“入质子帐需免冠,” 这是中枢规制,他僵持片刻,终在使者的示意下解下帽绳,露出被风雪冻红的耳朵。
质子帐的毡帘被掀开,暖意混着汉地熏香扑面而来。帐内陈设按萧虎亲定的 “中制为主,蒙制为辅” 原则布置:北墙设汉地木床,铺蜀锦褥子(防雪湿地气),床顶悬蒙古式狼纹帐幔;南案摆紫檀木几,上置蒙古文《论语》译本(八思巴文注音),旁配青铜笔架与桑皮纸 —— 这些细节经礼部审定,既显中原礼仪,又留族属痕迹。
帐角的炭盆燃着银炭,无烟而暖,这是镇南司专供的 “质子炭”,热值比普通木炭高两成。也速该抚摸床沿的雕花纹路,汉人工匠刻的 “松鹤延年” 与他熟悉的狼纹截然不同,案上的《论语》译本更让他皱眉 —— 这是他最抵触的 “教化” 象征,却不得不每日面对。帐门内侧挂着《质子守则》,蒙古文书写:“非允不得出帐,见官需行礼,” 每字都似带着约束。
也速该的日程被精确到时辰:卯时起身,辰时观炮阵操练,巳时学汉文,午时用膳,未时习礼仪,申时抄《论语》,酉时自由活动(限帐内),戌时熄灯。虎卫营甲士每日辰时准时来帐前通报:“请质子观操,” 无论风雪无阻。第一日观操时,也速该裹紧狐裘,见炮阵操练的甲士动作整齐,铁壳炮弹呼啸而过,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袖中的玉佩。
日常行动由两名 “伴读” 陪同,实为监视 —— 伴读是汉人秀才,懂蒙古语,既能教学又能汇报。也速该试图打听察合台部消息,伴读只答:“质子无外事权,” 按规矩需每月由萧虎亲自通报一次家信,“其余通信需三司联审,”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已被严格限制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