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湖绸每匹银五钱,” 中等蜀锦三钱,“参战甲士共三百人,” 需按战功分级奖励。他提议:“百户以上奖湖绸,” 甲士奖蜀锦,“总需绸百匹,” 银三十五两,从镇南司秋粮税银中列支,账册注 “军功特支”。
采购需经 “比价 - 验质 - 付款” 三步:派三名吏员分赴三地采买,防止商户哄抬价格;绸缎到后需验 “水纹”(上等绸入水有暗纹),由汉人绣娘张婶(曾为宫廷绣工)核验;付款用三司联合支票,商户需持票到通西司兑银,“兑银时需验绸缎入库单,” 李筠强调,这是防虚报的关键。
镇北司千户帖木儿的《抽马记录册》上,贫户标记用红笔圈出:“战后牧户损失牛羊共五百头,” 幼马存活率骤降,他指着克鲁伦河谷周边的牧民名册,“乌力吉等二十户只剩一匹种马,” 若再抽分会断其生路。按《抽马弹性条例》,灾战之后可暂缓抽分,“但需报忽里台备案,” 他的提议带着草原牧民的共情。
暂缓执行需制定补偿方案:镇北司从官马场拨二十匹母马借给贫户,“待明春产驹后归还,” 附借马契约,蒙古文写着 “借期一年,损耗赔偿”。帖木儿亲自走访贫户,乌力吉捧着契约老泪纵横:“往年战后只会加抽,” 如今竟有体恤,这份安抚比绸缎更暖人心,甲士们的家人也在贫户之列,士气因此高涨。
王恽在《税银调度总册》中增设 “军需损耗” 专项,用黄色桑皮纸与日常支出的白色纸区分,“战后补损需单独记账,” 他用朱笔写账册凡例:“损耗项需注‘战损’二字,” 附战斗日期与指挥官签字,“与行政支出泾渭分明。” 耶律铸的批注写在册首:“此乃防混淆军需与私用,” 是从乃马真后时期 “军费挪用案” 中总结的教训。
专项账册的格式严格规范:每笔支出分 “事由、金额、经办人、验收人” 四栏,炮弹补造记周显与阿合马双签,绸缎采购记李筠与绣娘张婶双签,借马记帖木儿与牧民乌力吉指印。王恽命人将账册副本锁入金匮,钥匙由三司主官分持,“非审计不得开封,” 确保账目不可篡改。
合议中途出现分歧:阿合马担忧通西司珍税三成拨出后,“商户会因抽分过高转投察合台,” 西域香料贸易本就脆弱;李筠则坚持绸缎等级不能降,“奖励不足会寒甲士心”;帖木儿怕暂缓抽马影响官马场补给,三方各执一词,烛火在众人脸上投下争执的阴影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萧虎敲击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