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中,要难啃得多。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(6月7日至12日),双方都在拼命地向这个小小的战场,投入更多的力量。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
德军方面,隆美尔几乎是在向柏林咆哮。他通过电话和电报,反复向最高统帅部请求,立即将驻扎在加莱地区的、最精锐的第15集团军和其下属的装甲预备队,调往诺曼底。他声称,如果再不行动,一切就都晚了。
但希特勒,这位已经被“坚韧行动”彻底洗脑的元首,依旧像个偏执狂一样,坚持他那套“加莱才是真正目标”的理论。他回复隆美尔说:诺曼底的,不过是佯攻,你要沉住气,等待真正的决战。
后来虽然有零星的增援,而此时的制空权完全不在德军手里,德军的增援行动,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盟军的迎头痛击。盟军的空中力量,像一群无处不在的苍鹰,死死地盯着法国北部的每一条公路和铁路。6月10日,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轰炸机,精准地命中了德军第47装甲军的司令部。一颗炸弹,直接穿透了司令部的屋顶,军长施韦彭堡将军被当场重伤。德军的指挥系统,再一次陷入了混乱。
盟军方面,也在拼命地巩固滩头。
在英军和加拿大军负责的东段,总指挥蒙哥马利元帅,原本计划在6月8日,就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钳形攻势,一举拿下卡昂。但实际的推进,只有区区5公里,就因为德军的顽强抵抗和装甲支援的不足,被迫停止了。英军第3步兵师和第6空降师,虽然成功会师,但他们很快就发现,自己陷入了与“希特勒青年团”的残酷拉锯战中。
在美军负责的西段,第4师成功地巩固了犹他海滩,并开始向瑟堡港推进。但在奥马哈海滩,第29师和第1师的推进,依旧是举步维艰。他们每天的推进距离,往往只能用“数百米”来计算。
因为,他们进入了诺曼底地区,最令人头疼、最让装甲兵绝望的地形——博卡日。
“博卡日”,在法语里的意思,是“林地”或“树篱田”。这听起来,像是一幅田园牧歌般的乡村风光。但对于1944年的美国大兵来说,这个词,就等同于“地狱”。
诺曼底的乡间,被无数纵横交错的、古老的树篱所分割。这些树篱,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齐腰高的小灌木。它们生长在高达一两米的、厚实的土堤上,根系深扎,盘根错节,有些已经生长了数百年。每一块农田,都被这种“土堤+树篱”的组合,包裹成一个独立的、封闭的小格子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