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。该命令用异常严厉的措辞,严禁U艇指挥官,再对任何被击沉船只的幸存者,进行任何形式的救援(除非是为了获取情报而俘虏船长或总工程师等关键人物)。命令的最后一句是:“救援,违背了战争最基本的要求:即摧毁敌舰及其船员……要残酷无情。”
这道命令,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,成为了起诉邓尼茨犯有战争罪的核心证据之一。检方认为,这道命令,等同于下令杀害手无寸铁的幸存者。
然而,邓尼茨的辩护,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他的律师指出,该命令的措辞,虽然严厉,但只是禁止“救援”,并未明确下令“杀害”。更具戏剧性的是,美国海军的五星上将,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切斯特·尼米兹,居然为他的德国同行邓尼茨,提供了一份书面证词。尼米兹在证词中坦率地承认,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,从战争的第一天起,就执行了全面的、无限制的潜艇战,并且出于潜艇自身的安全考虑,通常情况下,也绝对不会救援被击沉的日本船只的幸存者。
由于盟军自己,实际上也在采取类似的做法,法庭最终裁定,邓尼茨在该项战争罪的指控上,无罪。但仍然谴责该命令的措辞是“模棱两可且应受最强烈谴责的”。
“拉科尼亚事件”及其引发的后果,成为了二战海战史上一个复杂而痛苦的道德判例。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在现代总体战中,旧有的骑士精神和战争法则,是如何被残酷的现实,冲击得支离破碎的。
随着1943年“黑色五月”的惨败,随着狼群在大西洋上被成群地猎杀,德国海军,作为一个能够影响战争全局的战略力量,实际上,已经死亡。
但故事,还没有完全结束。在战争的最后两年里,德国的工程师们,仍在拼尽全力,试图用更先进的技术,来挽回败局。他们研发出了拥有革命性水下高速航行能力的XXI型和XXIII型“电动潜艇”,这些潜艇,预示着未来潜艇的发展方向。然而,它们出现得太晚了,数量也太少了,再也无法扭转战局。
不过此时对于盟军来说,狼群的威胁基本上已经解除。在1944年4月份的英国,已经集结了280万以上的军队,而且装备精良,一场加速纳粹德国的“霸王”行动马上开打!
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:(www.qibaxs10.cc)二战那些事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