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”号的舰长,恩斯特·林德曼上校再也按捺不住,焦急地质问:“难道您要让我的战舰在我的指挥下,从敌人的炮火下溜走吗?”吕特晏斯这才下令开火。
战斗过程短暂得令人窒息。“俾斯麦”号和“欧根亲王”号精准的炮火,很快就对英舰形成了跨射。开战仅仅几分钟后,“俾斯麦”号的第五轮齐射,一枚重达800公斤的380毫米穿甲弹,以一个完美的抛物线,划破长空,如死神的手指般,精准地命中了“胡德”号的后部主弹药库。
一声人类历史上都罕见的巨响传来,约112吨的线状无烟火药被瞬间引爆。一道冲天的火光和浓烟柱,将“胡德”号巨大的船体撕成了两截。这艘大英帝国的骄傲,在短短8分钟内,就带着它1419名官兵中的1416人(仅3人生还),迅速沉入了丹麦海峡冰冷的海底。
这是一次战术上辉煌到极点的胜利。它震惊了整个世界。
然而,胜利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,致命的代价也随之而来。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在撤退前,也拼死打出了几发炮弹,其中三发击中了“俾斯麦”号。最致命的一发,击中了舰艏水线以下的位置。它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,但撕开了一个大口子,导致海水不断涌入,更污染了前部的几个燃料舱,使其无法再使用。
此时,吕特晏斯海军上将,面临着他军旅生涯中最关键的一个抉择。
“俾斯麦”号的林德曼舰长,此刻正沉浸在击沉“胡德”号的巨大兴奋中。他激动地力主,应该立刻追击并击沉那艘已经遭到重创、主炮塔还出现故障的“威尔士亲王”号。从战术上看,这完全是可行的。
但吕特晏斯再一次被他那刻板的、出发前背得滚瓜烂熟的命令所束缚。他拒绝了林德曼的请求,理由是:我们的任务是攻击商船,不是和战舰决斗。这个决定,后来引发了无穷的争论。如果他当时听从了林德曼的建议,或许历史将会改写。但历史没有如果。
这个决定,加上舰艏的伤势和不断泄漏的燃油,迫使吕特晏斯不得不痛苦地宣布:放弃原定的闯入大西洋的破交任务,转向德占法国的圣纳泽尔港进行维修。
从这一刻起,“俾斯麦”号的命运,发生了180度的逆转。它从一个令人胆寒的猎手,变成了一只被整个大英帝国追杀的、受伤的猎物。
“胡德”号的沉没,深深刺痛了英国人。首相丘吉尔亲自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“击沉俾斯麦号!”的死命令。整个皇家海军都被动员了起来,从本土舰队到地中海的H舰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