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藏着一支要命的步枪。我的神经快要断了。”
在这种环境下,美军的推进速度,慢得像老牛拉破车。为了攻下一个小小的山头,往往要付出一个连、甚至一个营的伤亡。
慢慢地,美军也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打法:
火焰喷射坦克成了清理洞穴的神器。这种坦克,能向黑漆漆的洞口,喷射出几十米长的火龙,把里面的一切都烧成焦炭。
传统的步兵冲锋,也被一种更稳妥的“三合一”战术取代:先用炮兵轰,再用坦克压,最后步兵上去,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清理。
这种战术,虽然有效,但速度极慢。美军就像是在地狱里,一寸一寸地推着小车前进。
巨大的伤亡和精神压力,让“战斗疲劳”(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PTSD)的案例急剧增加。许多身强力壮的士兵,虽然没有负伤,但精神已经彻底崩溃,被成排成排地后送到后方休养。
前线打得艰苦,后方的指挥部里,也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“内讧”。主角,是两位都姓“史密斯”的将军。
海军陆战队的史密斯:霍兰·“疯狗”·史密斯,脾气火爆,性格强硬,看不得自己的部队推进慢。
陆军的史密斯:拉尔夫·史密斯,陆军第27步兵师的师长,性格稳重,打仗喜欢按部就班。
这就像把一个辣椒和一个黄瓜,放在了同一个碗里,迟早要出事。
矛盾的爆发点,在于陆军第27师的推进速度。在霍兰·史密斯看来,陆军的打法,简直是“磨磨蹭蹭”、“畏缩不前”。他觉得,陆军士兵缺乏陆战队的进攻精神,拖累了整个战役的进程。
6月23日,在一次协同攻击中,陆军第27师的两个营,因为协调问题,迟到了几个小时,未能按时抵达指定位置。
这一下,彻底点燃了“疯狗”史密斯的怒火。他直接给上级发了一封电报,用最严厉的措辞,痛斥拉尔夫·史密斯“缺乏进攻精神,指挥无能”。然后,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撤了拉尔夫·史密斯的职!
这一下,捅了马蜂窝了。
在前线战场上,临阵解职一位师长,这在美国军队的历史上,是史无前例的。而且你海军的司令凭什么解除我陆军师长的职务。
拉尔夫·史密斯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。他们认为,霍兰·史密斯根本不了解陆军的作战方式,也不理解丛林攻坚战的困难,纯粹是在“瞎指挥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