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黑”号重巡洋舰上。旗舰的沉没和指挥的混乱,使小泽陷入了一个可怕的“信息黑洞”。他无法得知空战的真实结果,而那些返航的、惊魂未定的飞行员们,出于羞愧或自欺,带回了击沉数艘美军航母的虚假战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在没有能力核实信息的情况下,小泽悲剧性地相信了这些谎言。他成了一位在幻觉中指挥战斗的将军,坚信自己正在走向胜利,而实际上,他的舰队,正被从空中和海下两个维度,同时摧毁。
6月19日的黄昏,当“射火鸡大赛”的硝烟散尽,战斗的重心,从喧嚣的战场,转移到了美军旗舰上那间安静的作战室。一场关于胜利定义的激烈争论,在两位最高指挥官之间展开。
对于米切尔和他的飞行员们来说,白天取得的辉煌防御性胜利,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。日本航母虽然被剥光了羽毛,但其舰体尚在,正在向西逃窜。米切尔,这位将航母航空兵的攻击精神融入骨髓的指挥官,强烈要求立即向西追击,将日本舰队彻底送入海底。他的幕僚们也同样感到焦急,认为一个“百年一遇”的歼敌良机,正在从指缝间溜走。
但斯普鲁恩斯对此置若罔闻。他的视野更广,肩上的责任也更重。他不仅是舰队司令,更是整个马里亚纳登陆行动的守护神。他的决策,基于两个核心考量:首先,他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登陆成功,摧毁日本舰队,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,而非目标本身。其次,他始终无法排除日军实施诡计的可能性。他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,今天交战的,就是日本全部的海上力量。一支“声东击西”的偏师,绕道攻击塞班岛的风险,是他绝不能接受的。
最终,斯普鲁恩斯做出了最终决定:第58特遣舰队在夜间再次东移,保持对塞班的掩护姿态。追击,被取消了。这个决定,让特遣舰队的飞行员们,陷入了“失望和恼怒”之中。
然而,后来的分析表明,斯普鲁恩斯的谨慎决策,恰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术优势。正是因为他选择“以逸待劳”,迫使日军进行超远距离攻击,才使得美军的雷达预警和分层防御体系,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。如果舰队贸然西进,势必要将航空力量分散用于攻击和防御,那么“射火鸡大赛”的战果,将大打折扣。斯普鲁恩斯的战略防御姿态,讽刺地为米切尔的战术性屠杀,创造了最理想的条件。
6月20日,斯普鲁恩斯最终同意,米切尔的舰队开始向西搜索。然而,小泽已经在前一夜得知了惨败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