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回我们说到,1944年初夏,整个太平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马里亚纳群岛。这里,是日本“绝对国防圈”的天王山,也是美国B-29战略轰炸机唯一理想的前进基地。为了这场决定国运的战役,日本海军在经历了两位司令长官接连殒命的“多事之秋”后,由新任司令丰田副武大将,压上了帝国最后的海上赌注——“阿号作战”。而美国方面,则集结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两栖攻击舰队,准备一举砸开日本的国门。两支庞大的舰队,正从不同的方向,驶向同一个宿命的交汇点。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,即将拉开序幕。
在正式讲述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海战之前,我们先解剖一下日军这份被寄予厚望的“阿号作战”计划。因为你会发现,这个看似精妙的计划,从诞生之日起,就建立在一系列致命的、错误的评估之上。它是一座用回忆和幻想搭建起来的沙滩城堡,注定要被现实的巨浪,拍得粉碎。
“阿号作战”的核心,是日本海军迷信了几十年,近乎将其奉为宗教信条的“舰队决战”思想。
之前咱们说过,日本人打仗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怪癖,就是总想着开战即决战,一战定乾坤。这种思想,和1905年日俄战争中那场辉煌的对马海峡海战,有莫大的关系。在那场战斗中,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,以极小的代价,一举全歼了远道而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。
这场胜利,给日本海军打了一针长达四十年的“兴奋剂”。“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海上会战,彻底摧毁敌方主力,从而迫使其求和”,这套逻辑,从此成为了日本海军不可动摇的战略信条。人嘛,总是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,用过去成功的经验,来解决现在所有的问题。从中途岛到瓜岛,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复制对马的奇迹,结果一次又一次地撞得头破血流。
到了1944年,随着太平洋战局的急转直下,这想不决战也不行了。塞班岛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,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。
这场战役,被整个日本高层,提升到了决定国运的高度。时任首相的东条英机,在给塞班岛指挥官的训示中,用近乎咆哮的语气说道:“日本帝国的命运,取决于你们此次作战的结果!”
“阿号作战”,就是这股“决战狂热”的最终产物。
这种“阿号作战”的计划书,你会觉得它似乎很完美。但这里面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:执行这个计划的人,已经不行了。
日本海军曾经拥有世界上最顶尖、最精锐的飞行员。1941年偷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