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。他没有选择正面强攻,而是:
首先,利用强大的步兵集团,在正面发动佯攻,牢牢地吸引住德军主力的注意力。
然后,将他手中最精锐的坦克集团军,秘密集结在东南方向,准备从德军意想不到的侧翼,发动突袭。
1944年1月5日,夜色之中,科涅夫的突击,开始了。苏军的坦克部队,在没有进行炮火准备的情况下,悄然出击,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。德军的防线,被轻易地撕开了一个口子。
第二天,苏军的装甲纵队,已经攻占了基洛夫格勒的外围阵地。德军这才如梦初醒,仓促组织抵抗。
战斗,很快就演变成了激烈的巷战。德军的残余部队,依托城内的建筑,进行着最后的顽抗。但此时,苏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,已经像一把尖刀,成功地插入到了德军的后方,切断了他们的退路。
城内的德军,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,最终全线崩溃。1月8日,苏军宣布,全面收复基洛夫格勒。
这两场几乎同时打响的、教科书般的突击战役,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,狠狠地夹碎了德军在基辅突出部的防御。
日托米尔和基洛夫格勒的同时失守,标志着德军在乌克兰右岸的防线,已经彻底崩溃。一场灾难性的全面后撤,开始了。
冬季的道路,在短暂的冰冻之后,又因为气温的微弱回升和车辆的碾压,变得泥泞不堪。德军的装甲车队,在撤退途中,大量的坦克、突击炮和卡车,因为燃料耗尽或陷入泥潭,被迫遗弃。这些曾经让整个欧洲为之战栗的钢铁巨兽,如今,只能像一堆废铁一样,被丢弃在乌克兰的田野里。
撤退的德军队列,还不断地遭到苏军远程炮火的无情拦截,以及游击队的疯狂袭扰。伤员们,在冰天雪地里,绝望地等待着遥遥无期的救援。许多人,没能死在战场上,却最终冻死在了撤退的路上。
而在“狼穴”,希特勒得知前线的惨败后,陷入了暴怒。他拒绝了曼施坦因再一次提出的、关于收缩战线的最后请求。他将失败的责任,全部归咎于前线的将领们,认为他们缺乏“战斗到底的意志”。
南方集团军群,在希特勒僵化的指挥下,彻底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。他们只能在苏军的追击下,节节败退,企图寻找到下一个可以立足的防线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苏军高昂的士气。他们踏着德军的尸体和被遗弃的装备,继续向西,向着胜利,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