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苏德战场的战略重心,已经完全集中到了南方。解放乌克兰,成为了苏联红军压倒一切的战略任务。一场决定乌克兰最终命运的冬季逆流,即将席卷而来。
在圣诞节前夕,乌克兰西部的原野,陷入了一种诡异的、令人窒息的对峙之中。残雪覆盖着大地,严寒将一切都冻得僵硬。
苏军方面,正在进行着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战前准备。
乌克兰第1方面军,在司令员尼古拉·瓦图京将军的指挥下,将作为这次攻势的主力。朱可夫元帅亲临该方面军,进行总协调。
在其南翼,乌克兰第2方面军,在伊万·科涅夫将军的指挥下,也完成了集结,随时准备发动协同攻击。
为了确保一击必中,苏军在主攻地段,集中了数百门重型火炮和喀秋莎火箭炮。卡图科夫元帅的第1坦克集团军和雷巴尔科元帅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(注:第1近卫坦克军在此次战役中是重要力量),其麾下的T-34坦克,已经加满了燃料,炮弹也已上膛。
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,无数的苏联步兵,穿着白色的伪装服,如同雪地里的幽灵,悄无声息地运动到进攻出发阵地。他们蜷缩在冰冷的散兵坑里,用冻得发僵的手,擦拭着自己的武器,等待着总攻信号的响起。空气中,弥漫着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息。
而在他们对面,德军的阵地里,则充满了焦虑和不安。
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,虽然名义上还是一支庞大的军事集团,但其核心骨干——第4装甲集团军,早已是外强中干。他们在多个地段,构筑了野战工事,但兵力稀疏,防线漏洞百出。
希特勒那道“坚守基辅突出部,不许后退”的严令,像一道催命符,让前线的德军将领们,彻底失去了战术上的灵活性。
从一个普通德国哨兵的视角看去,眼前的景象,是绝望的。身上单薄的冬装,根本无法抵御乌克兰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。因为缺乏燃料,许多坦克和卡车,只能趴在原地,变成一个个冰冷的铁疙瘩。后方的补给,时断时续,士兵们常常要忍饥挨饿。而对面那片沉寂的、白雪皑皑的原野,却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。他们知道,苏联人正在准备着什么,但他们不知道,那场风暴,将在何时、何地,向他们袭来。
1943年12月24日,基督教的平安夜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对于东线的德军士兵而言,这个本应充满和平与安宁的夜晚,却成为了他们永生难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