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时间问题。
尼科波尔-克里沃罗格战役的胜利,为苏军在1944年春季,发动解放整个克里米亚的战役,创造了完美的战略条件。
在这场战役中,双方的指挥官,也展现了不同的命运。
苏军的马利诺夫斯基将军,因其坚决主张集中装甲力量,对克里沃罗格实施致命一击的灵活指挥,而备受赞誉。在战役结束后不久,他因其卓越的贡献,而被授予了苏联元帅的军衔。他的搭档,托尔布欣将军,则以其稳健的推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,在战后,同样获得了“苏联英雄”的最高荣誉。
而德军第6集团军的司令霍利特将军,则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。他夹在希特勒“死守不退”的疯狂命令和前线补给中断、兵力枯竭的残酷现实之间,左右为难。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,组织了顽强的防御,但在战后,他依然被一些军事史家,批评为“未尽全力防御”,成为了替罪羊。
这场战役,是苏军指挥艺术日益成熟的又一个明证。他们已经学会了,如何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,与灵活巧妙的战术机动,完美地结合起来,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。
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:(www.qibaxs10.cc)二战那些事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